韓正:讓城市更有溫度

2017-05-09 07:28:52|來源:人民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開幕 韓正:讓城市更有溫度

  人民網上海5月8日電 (唐小麗、葛俊俊)今天上午,中國共産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在世博中心開幕。大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由應勇同志主持,韓正同志代表十屆市委作報告,回顧上海過去五年的工作,描繪今後五年的發展藍圖。

  圖片默認標題

韓正同志代表十屆市委作報告(陳正寶 攝)

  過去五年,上海通過打出改革開放的“組合拳”,率先探索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營改增”、司法、公安、教育、醫藥衛生、群團等中央決定的先行先試改革試點,取得預期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開展分類綜合執法試點改革和“證照分離”改革,政府職能轉變取得重大進展。

  上海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關鍵突破。上海堅決減少經濟增長對投資、房地産業、重化工業、加工型勞動密集産業的依賴,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市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3.3%,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比重達到70%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比重超過1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産總值比例達到3.8%,單位生産總值能耗五年累計下降24%。

  上海社會治理創新走上新路。把握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探索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新路。抓住城鄉社區基層治理這個重心,全面取消街道招商引資,強化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職能,優化完善街鎮管理體制和機構設置,推進人、財、物進一步向基層下沉,居村黨組織書記和社區工作者隊伍大大加強,基層服務管理水準大幅提高,基層治理法制保障基本形成。

  上海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上海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退休職工養老金大幅提高,建立老年綜合津貼制度,率先實現城鄉統一的居民養老、醫保、低保等基本社會保險和救助制度。“四位一體”住房保障體系繼續完善,舊住房綜合改造大力推進,市民基本居住得到有效保障。

  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成效明顯。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市精神進一步彰顯,上海深入推進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文化主體活力增強,文藝演出、文博展示、重大國際體育賽事精彩紛呈,精品力作持續涌現。文化創意産業成為上海的支柱産業,影響力全面提升。一批重大功能性文化體育設施建成並投入使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更多歷史建築和文化風貌得到修繕保護,城市更顯歷史底蘊、文化內涵。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五年來,上海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堅定理想信念、解決實際問題、轉變作風上取得實效,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煥然一新。上海堅持從嚴管幹部、從嚴帶隊伍,堅守正確用人導向,面向基層、面向實踐、面向群眾培養選拔年輕幹部,優秀中青年幹部加快涌現,幹部隊伍素質能力普遍提高。率先規範領導幹部親屬經商辦企業行為,以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管權治吏。馳而不息糾“四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

  韓正在代表十屆市委作報告時指出,上海未來五年要充滿活力,要成為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創新之城充滿活力、更有朝氣,全球創新企業、創新機構密集,國際科技精英和各類人才雲集,世界創新資源、要素和資本聚集,創新智慧無處不在,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人文之城公正包容、更富魅力,中外文化交相輝映,現代和傳統文明兼收並蓄,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遵法誠信文明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生態之城更具韌性、更可持續,擁有綠色、低碳、健康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天藍地綠水清的生態環境更加怡人。

  怎麼樣讓城市更有溫度?韓正在報告中描繪了未來五年城市發展路徑——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決定性勝利,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歷史性跨越,基本建成“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全球大都市中的影響力穩步提升。實現建成更高水準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不斷增強,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品質效益持續提高。全員勞動生産率保持全國領先,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比重20%以上,單位生産總值能耗進一步下降。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産業體系基本形成。

  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産總值比例4%以上,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40%以上。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核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重要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為支撐,重要承載區為依託的科創中心構架體系基本建成,科創中心的核心功能顯著增強。

  國際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城市精神充分彰顯,文化上海更顯魅力。

  城市管理與社會治理創新深入推進,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深化拓展,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

  群眾生活品質持續改善,就業更加充分,居民收入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更加公平,生態環境持續改善。PM2.5年均濃度力爭降至40微克/立方米以下,消除劣V類水體,平均期望壽命保持在83歲以上。

  圖片默認標題

葛俊俊攝

  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黨內政治生態不斷凈化,“四個意識”進一步增強,城市基層黨建格局進一步完善,黨風廉政建設繼續加強,黨的建設科學化水準不斷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