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一次黨代會:文化強市 上海底氣何在

2017-05-10 07:19:0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市十一次黨代會代表解讀:文化強市,上海的底氣何在?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東方藝術中心俯瞰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朱貝爾5月9日報道:“國際文化大都市基本建成,文化上海更顯魅力”“文化是體現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完善文化體育設施功能佈局,讓市民更好地參與文體活動”在韓正同志作的十屆市委的報告中,文化可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頻詞”。在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代表們圍繞“堅持文化強市,大力提升文化軟實力”這一目標暢所欲言。

  有場館、有大師,關鍵要聽得到百姓的掌聲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上海文化廣場、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海兒童藝術劇院、劉海粟美術館、世博會博物館……近五年來,上海新建、改建的文化場館一隻手都數不過來,“十五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已經基本形成。文化設施的陸續落成只是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設的第一步:有了場館,還要有好戲、有大師。

  2016年,上海專業劇場商業演出場次達8862場,話劇場次最為活躍,達到2583場,佔到近總數的30%,觀眾人次逾96萬。上海話劇藝術中心以91%的上座率位於上海演出行業領跑位置。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水代表説,近幾年話劇市場的繁榮既有市場本身的因素,也與話劇中心“一團一策”改革後,花了更大經歷不斷打磨作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提起2015年韓正書記下團調研,連跑8個院團開了8場座談會,田水依然記憶猶新。作為文化領域一線的“老兵”,她明顯感覺,這所城市正越來越具有文化魅力。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高峻(高博文)《繁花》演出海報

  院團深改“一團一策”,讓上海評彈團也深深受益。在參加黨代會之前,上海評彈團副團長、演員高峻(高博文)代表剛剛結束了長篇評彈《繁花》在上海大世界的首演。這是“一團一策”改革以來,上海評彈團、大世界等攜手合作的一次有益嘗試,被認為是一次從演出形式到市場探索的創新。不過,在高峻代表看來,所有創新都應有紮實的基本功保障,評彈青年演員要增強自己的文化底蘊,對傳統藝術忠貞,唯有這樣,評彈這一傳統文化才會根植于上海這塊沃土,開花飄香。

  文藝院團的演出精品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建在身邊的文化館和圖書館,則讓上海市民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文化的活力。以黃浦區文化館為例,據館長孔曉敏代表介紹,黃浦區文化館2016年3月改建後對外開放,一年多的時間裏大大豐富了區域內演齣劇目的內容和類別。“黃浦文化雲”的上線則增強了與老百姓的互動,通過微信平臺,能更好地實現由政府“端菜”到百姓“點單”的模式轉變。

  文化的魅力不僅在於獲得感,更在於參與感。從觀劇、看展的單向傳播,到主動點單、投入表演的雙向互動,這些年來,上海每年有3000萬人次的市民通過市民文化節這一活動平臺,參與公共文化項目的推廣,體驗城市文化魅力的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青龍鎮遺址發掘

  有歷史、有保護,關鍵要在發展中傳承文脈

  上海的文化魅力根在哪?不少代表指出,一座城市的歷史正是對這座城市文化精神的最好注解。報告強調,要全面加強對歷史建築、風貌街區成片成區域修繕保護,重現歷史風貌,再塑內涵功能,延續歷史文脈。對此,不少與會黨代表都頗有感觸。

  “如何把好的歷史風貌留存下來,傳承下去,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青浦區區委書記趙惠琴代表説,“朱家角、金澤、練塘總面積佔青浦區的一半,這三鎮又都是全國歷史文化名鎮,緊靠上海的最大湖泊淀山湖。青浦區專門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將全力推進三鎮歷史文化名鎮聯動開發。”據了解,目前,青西三鎮聯動發展已完成試點區國際方案徵集,梳理了213個基礎建設項目,涉及635億資金。

  “除了地面上的建築遺存,對地下文化遺産的保護也應加強。”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主任陳傑代表對文化遺存保護有著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地下文化遺存的發掘與保護,往往能讓上海的歷史追溯得更久遠。比如,青龍鎮遺址的發掘就將上海的港口歷史提前到了唐宋時期。“上海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南北文化交匯的地方,我們現在所提的‘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是有歷史基礎和依據的。”

  對於如何處理文化遺存保護和開發利用之間的關係,陳傑代表認為,兩者之間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核心仍然是“保護”,不能借著開發的名義來破壞文化遺産,但也不能以保護的名義而因噎廢食,兩者應該形成一種平衡,在發展的過程中達到“保護”。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環球馬術冠軍賽

  有活動、有參與,關鍵要花功夫謀篇佈局

  在城市的文化魅力中,城市的旅遊、體育等功能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標。上海提出,要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全球著名體育城市,對標國際,上海還有哪些差距?未來又是如何規劃佈局的?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ATP網球大師賽

  説起上海的國際賽事,F1中國大獎賽、ATP網球大師賽、環球馬術冠軍賽、國際田聯鑽石聯賽等都是令上海市民驕傲的“城市體育名片”,作為這些國際賽事引入上海的“幕後推手”,久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龔德慶代表表示,未來久事還要繼續拓展引進更多關注度高、影響力大、市民喜歡的國際賽事。

  另一方面,群眾對體育賽事、體育健身的參與度也被認為是“全球著名體育城市”的重要因素,上海市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永平代表認為,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興起,現有的體育場館和設施已經不能滿足市民要求,上海下一步將合理佈局、進一步充實公共體育設施。黃永平代表還透露,上海未來將把更多精力放在搭好平臺方面,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賽事籌辦和全民健身推廣。比如備受關注的足球項目,“全市已經有幾十家專門從事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的俱樂部和機構,有不少已步入正軌且取得不俗成效,專業的足球後備人才培養形勢喜人。”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上海迪士尼

  隨著2016年上海迪士尼的建成開放,國際旅遊度假區後續建設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作為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貴榮代表介紹説,按照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北片區、西片區和核心區過渡性地塊這三大片區開發,是當前國際旅遊度假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今年,定位為城市生態休閒區北片區將率先啟動開發,“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後續開發應該與城市文化魅力提升相協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