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50城市土地均價創近7年新高

2017-05-16 13:48:31|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4月份土地市場成交走勢有所降溫。易居房地産研究院15日數據顯示,受監測的50個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面積為1096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5%,同比減少10%。

  “環比成交走低,當然和4月份供地規模弱于3月份有關。”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説,觀察歷史數據,當前幾個月的土地成交規模明顯弱于2010-2013年的水準。4月份國土部發文明確了土地供應的分類調控思路,這對於熱點城市來説是有積極影響的。

  值得一提的是,4月份受監測的50個城市中,北京土地市場表現最為活躍,成交面積為108萬平方米。“北京積極供地和成交的態勢,釋放了積極的信號,預計後續部分去庫存週期偏小的城市也會加大供地的力度。”嚴躍進表示,除北京外,鄭州、武漢、成都和廣州的土地交易也相對活躍。

  價格方面,4月份50個城市土地成交均價為6450元/平方米,環比增長28%,同比增長54%。綜合歷史數據,當月地價創下了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嚴躍進表示,近期部分房企有較為強烈的補庫存需求,這些房企紛紛進入熱點三四線城市,導致部分住宅用地也出現了溢價率超過200%的現象。此類拿地態勢推高了所在城市的地價。

  儘管土地價格處於高位,土地市場的溢價率卻下降明顯。4月份,50個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為35%,環比減少17個百分點,同比減少27個百分點。易居方面指出,綜合歷史數據,從2011年到2015年上半年,土地溢價率相對偏低。到了2015年下半年,土地溢價率開始攀升,2016年9月份土地溢價率創下88%的新高。隨後在對高杠桿資金管制的大背景下,土地市場相對降溫,溢價率開始收窄。

  由於土地價格高企,當月內土地出讓金規模處於偏高水準。4月份5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為1646億元,環比減少5%,同比增長42%。嚴躍進説,“4月份雖然交易面積不大,但由於地價處於歷史高位,所以土地出讓金也容易處於偏高位的水準”。

  他進一步表示,今年前4個月,5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排行中,武漢規模最大,為692億元。北京、合肥、廣州、南京、鄭州、天津、上海、杭州和溫州的土地出讓金規模也較大。

  針對未來的土地市場走勢,嚴躍進預計5月份供地節奏會加快,房企拿地的機會將增加,價格有望逐步回歸到合理區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