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特色校將傳統文化植入教案

2017-05-25 11:25:1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華東理工大學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植入教案,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化學反應“  理工特色校為何開16門傳統文化課 

  圖片默認標題

  網絡配圖

  包粽子、賽龍舟、戴香囊、挂菖蒲……華東理工大學奉賢校區的通海湖上,近來端午節的民俗味特別濃,隔三差五就有一場龍舟賽。一所以理工為特色、化工學科尤其強勢的高校,緣何成了滬上校園龍舟文化的中心?這與全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大氛圍不無關係。別的不説,學校“中國傳統文化”課程體系就開設了15門公選課。眼下,承擔教學任務的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們,正適時應需地將端午文化植入備課教案,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化學反應”。

  數萬工科生必修“中國文化導論”

  “屈原,可謂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因‘楚辭’被譽為‘中華詩祖’。”“孟子,從‘民貴君輕’的仁政思想出發,宣揚‘人皆可以為堯舜’,使其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原型人物。”中國文化導論課劉捷老師引導學生與古人跨時空“對話”。

  與先哲“對話”,以啟今人“明事理”“通情理”“悟真理”。由此,學校建立起以公共必修課“中國文化導論”為軸心、由15門公選課組成的“中國傳統文化”15+1課程體系。在華理培養方案中,每名學生必須修滿該系列課程的2.5個學分,即必修1學分的“中國文化導論”和1.5學分的任一門公選課。從2001年“中國文化導論”被列為必修至今,傳統文化種子從各個教室播撒在15屆5萬餘名學子心中。而“中國文化導論課”的學生評價也一直在全校公共課中名列前茅,如上一學年,26個教學班測評均為優秀,平均分高達94.4。

  如今,習慣了在實驗室與瓶瓶罐罐打交道的大學生,得以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進行夏商周文明、先秦兩漢文化、中國古建築、中華器物文化、唐宋詩詞鑒賞等研究性學習。為求課程體系“營養均衡”,教學內容從中華傳統文化課程拓展到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主體從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拓展到學生工作系統的骨幹教師;教學環節也由課堂教學拓展到校園文化建設。

  找準與流行“共振”的興奮點

  傳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須找到當代大學生的興奮點,形成課堂“共振場”。“請‘孔孟老莊’走進現實世界,傳統文化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才能凸現出來。”中國文化導論課責任教授陳榮傑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狐帝管轄的青丘國,究竟坐落于四海八荒的何處?白狐一族又有著怎樣的身世來歷?”劉捷剛拋出這幾個問題,台下的學生就熱烈討論起來。於是,劉老師借機講解起《山海經》,進行文化“揭秘”。

  在流行文化中了解傳統文化,講授民俗文化課的吳思增老師也深諳其中奧妙。《羋月傳》熱播時,她便以楚國嫡公主羋姝與秦惠文王的大婚典禮為例,講解何為“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讓學生體會漢民族含蓄之美的儀式感。

  任家瑜和郜林濤兩位老師,在上器物文化選修課時,結合博物館進校園活動,面向部分學生問卷調查,發現不少人對於古代青銅、瓷器等的知識缺乏足夠的學習熱情。對此,他們在課堂中注意列舉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名館藏品,引發學生走進博物館的好奇。考試時,他們又特意出題:請聯繫實際,分析中國古代玉器的文化內涵。令人驚喜的是,一部分學生真的結合參觀上博的感受作答。經濟類153班張琪寫道:“君子如玉,玉代表了高貴人格,它是風雅之物,可凈化人的心靈。去上海博物館,我主要觀賞了唐宋玉器,宋朝的‘執子蓮童’、唐朝的‘雙風紋牌’等都雕刻得十分精美、紋理清晰,讓人感受到中國古代玉器的高貴典雅以及巧奪天工的手藝。”

  將興趣化為自主研究課題

  在文化中國中入戲許久,學生們自然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學公共管理的學生,體味著老子“不仁”之説,提出公共管理應是“不仁”之仁、實為“大仁”的主張,而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也在畢業設計中加入了民俗、戲曲的經典元素……

  甚至有的學生將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化為自主研究課題。江玥曈、閆豐、鄭司雨、王琦等幾名分別來自藥學、材料、化工和機械等學院的學生,在上完吳思增老師關於“成年禮”的課後,組成團隊,申報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當代大學生成人儀式的調研及思考》,將研究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上。

  “在改革開放時代成長的我們,逐漸被洋節、洋貨所包圍,在認知中以為從國外進來的才是時尚的、現代化的。”在剛剛過去的中國文化導論課期中考試中,高分子材料155班的何恬蕾寫出感悟,“通過這門課,我明白了,人類文明不僅僅是西方文明,更有中國貢獻……”華理副校長胡寶國表示:“傳統文化習得,有利於減少社會偏見、不良思潮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有利於塑造青年健全人格,培養和諧人際關係並提升自身修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