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江灣城街道“生態之城”建設成績斐然

2017-06-06 10:26: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史傳統):上海市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生態之城”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從2003年街道成立那天起,新江灣城街道黨工委站在“核心區域園林式”建設的高起點,精心設計,綠色規劃,以管帶建。截至目前,新江灣城街道累計完成綠化覆蓋面積254.31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3.74%,人均公共綠地63.6平方米,建成了“生態、人文、宜居”的園林式生態區。先後被授予“國際生態型示範社區”、“上海市園林街鎮”(上海中心城區唯一殊榮)等榮譽稱號。

【專題專稿】 【區縣新聞】上海:新江灣城街道“生態之城”建設成績斐然

俯瞰新江灣城。圖片由楊浦區新聞外宣科提供

  新江灣城街道根據市規劃局、楊浦區政府及市城投公司研究制定的《新江灣結構規劃》,明確了“綠色生態港,國際智慧城”的規劃定位,以“生態人居”為目標,著力凸顯“水系網絡、滲透綠化、知識社區、公交導向、環保系統、人性空間”六大特色,全方位打造人文生態型花園社區。2012年,市、區、街道共同投資240萬元,在綠色生態走廊建設城市水環境、風能供氧技術、裝置開發、風光互補LED景觀照明系統等科技應用示範項目,現已竣工使用。組建一支生態走廊河道保安隊伍,負責整個水網的治安管理工作。

【專題專稿】 【區縣新聞】上海:新江灣城街道“生態之城”建設成績斐然

新江灣城原生態走廊。圖片由楊浦區新聞外宣科提供

  新江灣城街道推進“園林、生態”社區建設,建成20.4萬平方米的生態走廊、3.5萬平方米的新江灣城公園、總面積64046平方米的8塊遊園式綠地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實現了綠化服務半徑500米的要求;在殷行路、政悅路、淞滬路等區域內很多道路種植了多排行道樹,高大的行道樹在空中合抱,撐起了綠色的骨架,勾勒了一幅車在林中行的美好圖畫,殷行路等已成功創建為上海市林蔭道;佔地1600畝的復旦大學江灣校區,寧靜雋永,生機盎然。

【專題專稿】 【區縣新聞】上海:新江灣城街道“生態之城”建設成績斐然

市民在新江灣城遊玩。圖片由楊浦區新聞外宣科提供

  街道成立了以行政主要領導為主任的街道綠化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配備專人全面開展日常街道綠化管理協調工作,並成立專業公司對轄區綠化進行全面管理。該公司具有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4人,綠化高級技師1人,綠化技師12名,高級綠化工33人。公司榮獲市綠化先進集體、“園林杯”優質工程金獎、區文明單位及青年文明號稱號。由其養護管理的四平科技公園、楊浦公園等榮獲市公園園藝展示活動獎。以管帶建,園林綠化建設與管理同步推進,資金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以來投入費用5851.27萬元。

【專題專稿】 【區縣新聞】上海:新江灣城街道“生態之城”建設成績斐然

新江灣城園林綠地一角。圖片由楊浦區新聞外宣科提供

  以人為本,全面打造便民、利民的園林生活區。以新江灣城公園為代表的開放式公園,每天免費向公眾開放。2015年以來,街道、綜合市政所和養護公司共投入200萬元,對公園、綠地進行了功能性改造,修補圍欄,開闢了健身步道、休閒場所,配置了休息座椅和健身器材、公共廁所等一系列便民設施,給公園綠地賦予了人性化功能。轄區內9291株行道樹樹種豐富,修剪養護規範美觀。37個居民區綠化管理主體和養護標準明確,嚴格按標準進行建設管理和改造。單位綠地全面落實專人負責,經費落實、標準到位,成功創建了3家“綠化合格單位”、“花園單位”。街道還引進了4台自動售菜機和慢行公共自行車300多輛,運用“互聯網+”思維,將“智慧化”和“生態化”建設相結合。熟悉的人們説:新江灣城社區,宛如一顆璀璨奪目的“綠寶石”鑲嵌在上海中心城區的東北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