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新增47家職工親子工作室

2017-06-06 09:18:5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帶著孩子去上班 滬新增47家職工親子工作室

圖片默認標題

網絡配圖

  繼公佈擬建23家社區幼托點之後,本市日前又公佈了新增的47家職工親子工作室,對此,不少家長拍手稱快,有家長説,不僅可以把孩子放在家門口,還可能帶著孩子去上班,“有了換工作的理由”。

  滬江網員工“帶娃上班”

  一華在張江園區的滬江網上班,這家互聯網公司有點意思——員工帶孩子上班。
  一華一到暑期就犯愁,4歲的女兒無處可去。請保姆,不僅要花費一大筆開支,終究也不太放心。除了一華,滬江網還有不少員工家中有低齡兒童。為了能減輕員工負擔,讓員工沒有後顧之憂,滬江網開設了暑托班——員工上班,孩子也“上班”。
  滬江網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描述了暑假中一華和女兒妮妮一起“上班”的情景。
  上午,跟著媽媽來到公司的暑托班,妮妮很快就融入了新的集體,和小夥伴一起做遊戲、繪畫、學英語……到了午休時間,一華來接妮妮去吃午飯。午覺時間,妮妮回到“寶寶房”,一華返回自己的崗位。
  目前,滬江網有近1600名全職員工,平均年齡只有28.5歲,正處於初為人母階段,其中不少“滬二代”(滬江網對員工子女的稱呼)正在讀幼兒園或小學,尚無法獨自在家生活,如何在寒暑假安置好“滬二代”們,成了許多員工的迫切需求。
  針對這一情況,滬江網2011年在公司大樓開闢了專門區域設立“寶寶房”,平時免費向“滬二代”開放,只要有孩子來,公司便會安排照看,解決員工的日常應急需求。同時,滬江網在此基礎上開設了寒暑托班,安排專人陪同照看“滬二代”;並針對性地設置幼兒組和小學組,組織老師教授認知、繪畫、音樂以及學業啟蒙等課程。
  滬江網合夥人、人力資源副總裁翁卓谞表示,公司每年投入數十萬元運營“寶寶房”,滿足了員工“帶娃上班”的需求。在升級為職工親子工作室後,滬江網會在課程設置、安全防護、規範管理等方面繼續投入,幫助“滬二代”成長。
  帶著孩子上班,是讓員工更安心,還是分心呢?滬江網員工魏艷友表示,帶孩子上班解決了家庭託管力度不夠的後顧之憂,可以更專心地投入工作,而不用擔心孩子沒人看管的“不定時炸彈”。“孩子有專門的老師照看,我們也可以在工作間隙隨時去查看孩子的情況,孩子和我們一起上下班,讓孩子對父母的工作也更加了解,也增加了親子時光。”

  完全公益的螢火蟲託管

  位於黃浦區五里橋街道的螢火蟲親子悅讀館,此次也被列為47家職工親子工作室之一。
  螢火蟲相關負責人孫女士告訴記者,螢火蟲親子悅讀館是民間公益組織上海閱讀越精彩承辦的一家社區公益悅讀館,主要致力於推廣0-12歲孩子及家庭的親子閱讀,平時悅讀館免費向孩子和家庭開放,而此次與總工會的合作,主要是推出暑期小學生託管計劃,每天9:00-17:00,為附近有需要的小學生提供託管。主要以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們共同閱讀,踐行公益,團隊協作,自我成長。
  “閱讀越精彩在上海有約30家社區親子閱讀俱樂部,目前先在五里橋點試水推出託管計劃,首期名額為15個。”孫女士表示,由於信息剛公佈,附近家長的知曉度還不高,但預計這幾天會陸續收到報名諮詢電話,“託管是純公益的,甚至午餐費用也在考慮由街道等承擔,我們會在安全看護、閱讀活動策劃上下功夫,為孩子們提供充實有益的暑期體驗。”

  “喘息式”託管呼聲高

  上海市文明辦未成年人工作協調處處長蔡偉民表示,類似滬江網由企事業單位利用自身資源開出的福利性暑(寒)托班,是值得肯定的。有條件的單位、社區都可以借鑒,創造更多的條件安排好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其實,企事業單位為本單位職工子女開設寒暑假的託管班是有歷史淵源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很盛行,只是現在這樣的單位越來越少了,職工孩子的假期生活等生活瑣事,只能由職工自己去解決了。”蔡偉民説,從單位文化建設、關心職工生活等方面來看,有條件地恢復一些職工子女假期托班,是應當提倡和鼓勵的。
  上海市科學育兒基地陳彩玉主任透露,86.5%的二孩家庭將“沒人照管”列為最大困難、“喘息式”託管在二孩家長中呼聲最高。她建議,應明確將0-3歲家庭托育納入公共服務範疇,完善家庭福利政策,支持家庭照顧兒童; 出臺傾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立並健全公共托育服務體系,明確主管部門和輔助部門,真正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