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彎道超車” 緣何引發多方共鳴

2017-06-16 13:40:43|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陸琲嘉 |責編:王然

  原標題:【究根溯源】質疑“彎道超車” 緣何引發多方共鳴

  在近日舉辦的2017(第八屆)全球汽車論壇上,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公開表示,自主品牌應摒棄彎道超車的幻想,“彎道是所有人的彎道,而且彎道失誤的概率也更高”。該觀點引起各方的廣泛關注,並讓“彎道超車”這一概念重新火熱起來。

  圖片默認標題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

  “彎道超車”這一概念始於2009年,以科技部牽頭的相關國家部委確定以電動汽車為核心的新能源發展方向,科技部部長萬鋼提出,中國汽車將在新能源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概念提出後,來自政府、行業、企業的領導和專家,形成了贊同和反對的兩種聲音,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通過蒐集和整理材料,對“彎道超車”這一概念進行梳理,力爭還原爭論的本來面貌。今天,中國經濟網就“彎道超車”遭人質疑的一面加以整理,以饗各位看官。

  苗圩:新能源發展非一朝一夕之事 慎言“彎道超車”

  2009年,時任工信部副部長的苗圩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公開演講中,直批“彎道超車”理論,且不點名批評一些電動車企業“忽悠”。

  苗圩表示,新能源汽車“肯定是一個方向”,但是,“有些企業、有些人把這個講得過了頭。好像一夜之間,我們新能源汽車就可以産業化,就可以普及,就可以達到産銷量的50%以上。”

  2013年12月5日,在中國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推進大會上,苗圩指出,”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都是在傳統汽車上做改裝。發展新能源汽車,傳統的汽車生産企業,很容易受傳統思維定式、技術路徑依賴和現有資産的拖累,難有積極性做大投入、大革新。”

  王秉剛:傳統車是基礎 只靠電動車 “彎道超車”要犯錯

  2009年9月5日,在中國汽車産業發展國際論壇(天津)上,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分析了傳統車與新能源車之間的關係,並明確提出,傳統車仍然是電動車的基礎,目前我國傳統車技術與國外的距離已大大縮短,但仍有差距。現在自主品牌還要在傳統車上搭建電動車,這就有很大的問題。簡單説,自主品牌想要放棄追趕傳統車技術,只搞電動車來實現彎道超車是要犯錯誤的。

  王秉剛表示,彎道超車就像跑步一樣,自主品牌想要用投機的辦法插到長跑隊伍前面去是不行的。自主品牌只有加緊對傳統車技術的追趕,同時努力加強電動汽車的有利勢頭,在未來才會有相當好的發展。

  圖片默認標題

  彎道超車

  張小虞: 欲速則不達 新能源發展須一步一個腳印

  2011年10月11日,第二屆全球汽車論壇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指出,“彎道超車”是少數人在不太了解的情況下喊出的口號,只能把它看作一個口號,任何一個大集團都不會做違背科學發展的事情。必須遵循汽車工業發展的基本規律,遵循技術研發的基本規律,遵循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本規律。

  張小虞認為,新能源汽車一定要發展,這是戰略上的需求;其次,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須認真對待;最後,必須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做,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來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

  董揚:新能源無明顯優勢 自主品牌 “彎道超車”難

  2011年10月29日,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九屆汽車産業高峰論壇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沒有突出優勢。他打了個比方,一個廚師連土豆絲都做不好,怎麼指望他做海參超過別人。

  董揚進一步解釋道,“投資新能源的力度以及發展的經驗,甚至相關的工業基礎都比較薄弱。比如我們製造鋰電池的隔膜等原材料,至今都還需要進口。”

  歐陽明高:智慧互聯成新熱點 自主品牌仍有差距

  在2015年8月20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會議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國際品牌在智慧汽車上發展迅猛,2020年前後,主要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技術將基本就緒。

  在談及自主品牌未來發展方向時,歐陽明高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汽車將通過跨行業、跨領域的協同開發,儘快實現自主智慧駕駛汽車平臺技術,應對國際上汽車技術的新一輪競爭。

  魏建軍:彎道超車有風險 自主需要好好幹

  2015年9月1日,中國經濟網發表了《魏建軍:哈弗H6明年年底換代,慎言彎道超車》一文。文中提及,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自主品牌彎道超車方面持否認的態度,他表示,中國汽車産業面臨非常大的挑戰,應該尊重産業、尊重技術,不能輕言“彎道超車”,因為其本身就有風險,要求車要好,車技要高。只有好好幹,沒別的選擇。畢竟,這行業給了我們這麼大的空間、這麼好的市場。(中國經濟網 記者姜智文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