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貿易暢通” 滬將加快投資平臺建設

2017-06-19 22:48:5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聚焦“貿易暢通” ,構建“四梁八柱”,本市將加快一批功能性貿易投資促進平臺的建設

  “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繫最為緊密、最具優勢的領域,夯實這些功能性貿易投資促進平臺,將構建起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四梁八柱’。”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説道。

  圖片默認標題

  聚焦“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願景,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作用,本市將加快建設一批立足長三角城市群、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輻射帶動力強的功能性貿易投資促進平臺,助力書寫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上海答卷”。這是記者日前從市商務委獲得的信息。

  “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聯繫最為緊密、最具優勢的領域,夯實這些功能性貿易投資促進平臺,將構建起上海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四梁八柱’。”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説道。

  上海要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買全球、賣全球”的重要節點

  本市“國際展”的展覽面積去年已經達到全市展覽總面積近80%,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超過50%。一批功能性貿易投資促進平台中,首先是發揮國際會展之都優勢,放大會展對貿易投資帶動效應的國際會展平臺。

  上海要打造以正在申辦中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龍頭,上交會、華交會、工博會等國家級展會多點開花的“1+X”國際會展平臺,為“一帶一路”沿線乃至全球的商品、技術和服務貿易提供國際化、專業化、便利化的展示、交易平臺;加快形成支持上海企業赴沿線國家參展、吸引沿線國家企業來滬參展的互促機制;鼓勵上交會、工博會、浦江創新論壇等重大展會採取主賓國、主賓城市機制,支持沿線國家參展辦展,支持上交會、工博會等到沿線國家舉辦海外展。

  2016年,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進出口占全市比重近1/5,佔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往來近10%,為商品雙向直通提供便利渠道的外貿直通平臺也是重頭戲。上海將發揮上海口岸鑽石珠寶、酒類、汽車、化粧品、醫藥等進口消費品重要集散地功能,進一步夯實一批專業貿易平臺。

  具體舉措有:加快沿線國家國別商品中心建設,設立沿線國家常年展示平臺;加快沿線國家商品在滬的直銷中心建設;支持跨境電商拓展産業鏈、生態鏈,不斷做大跨境電商在沿線國家的規模,推動上海成為沿線國家“買全球、賣全球”的重要節點;支持平臺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國際物流中心、國際結算中心,把電商平臺模式複製推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

  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橋頭堡”作用,推動上下游産業鏈按照産業集群模式“走出去”

  其他重要功能性貿易投資促進平臺還有:充分發揮上海自貿區“橋頭堡”作用,以高標準貿易投資規則為標杆,適應國際競爭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需求的制度創新平臺。

  上海將主動進行壓力測試,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自貿協定談判,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先行先試勞工標準、環境標準、知識産權等制度安排,積累防控和化解風險的經驗;強化自由貿易港區功能,擴大服務“一帶一路”沿線的國際中轉規模;探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離岸稅制安排;探索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等。

  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貿易便利化平臺。

  上海將率先探索互聯互通監管合作新模式,在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等方面開展多雙邊合作交流;加快亞太示範電子口岸網絡(APMEN)建設;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制度與沿線口岸對接;建設全球供應鏈功能中心樞紐,完善以功能為導向的全球供應鏈中心制度支持體系,完善分撥中心功能;建立適應“集中採購、分批發貨”的監管體系,提升關、檢、匯、稅各部門以及港區、貨代、船代等各環節作業便利化水準等。

  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需求,推動“上海服務”走向世界的跨境服務貿易平臺。

上海將以“海上中醫”為品牌,加快建設“上海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平臺”,應用遠程技術為沿線國家提供中醫藥服務,推動我國中醫藥服務貿易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化、標準化、即時性交付;其他跨境服務貿易平臺還包括“一帶一路”技術和IT貿易信息服務平臺、“一帶一路”旅遊服務平臺等。

  推動上下游産業鏈按照産業集群模式“走出去”,符合當地産業升級需求的國際産能合作平臺。

  本市將加快在具備産業基礎、投資環境穩定的沿線國家推廣産能合作平臺;探索“兩國雙園”國際園區合作新模式;充分發揮滬港“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城市的作用,借助上海産業資源和香港在國際法律、金融、專業服務業領域的優勢,“拼船出海”,共同推動國際産業向“一帶一路”沿線有序轉移;支持“走出去”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合作平臺,推動一批規模效益好、輻射作用明顯、就業帶動力強的項目落地。

  依託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構建“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橋梁紐帶的文化交流平臺。

  具體包括:推動上海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基地“走出去”,在歐洲、東南亞等沿線國家設立辦事處,加強與全球知名文化及語言産業的跨國公司合作;加大中國文化在“一帶一路”沿線主流媒體推介力度,助力本土文化企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提高上海國際時裝周國際影響力,加強與米蘭、巴黎等國際時裝周合作,開展“阿拉伯時裝周”等交流項目,推進與沿線國家服裝設計師和時尚品牌時尚合作等。

  以人才培訓為重點,為沿線國家人才智力提供支撐保障的能力建設平臺。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上海計劃3-5年內,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訓學員超過1000人次;與此同時,市商務委針對沿線國家實際,圍繞法律、稅務、融資、商務、風險防範等領域,將繼續開設有針對性的跨國經營人才培訓班,解決企業“走出去”國際化人才短缺的瓶頸問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