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同濟大學成立國內首個“國際足球學院”,武磊和曹赟定成大學同班同學?
6月21日,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在中法中心成立,這也是中國高校首次成立“國際足球學院”,國際足球學院擬於2018年夏首招本科生和研究生。國際奧會副主席、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于再清,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鐘志華共同為國際足球學院揭牌。
國際足球學院力爭為中國培養高層次足球人才
國家體育總局5月在官網公佈2017年優秀運動員免試入學公示名單,中超多名球員獲得了免試入學的資格,其中不乏同濟大學等名校。其中,武磊、姜寧、傅歡、蔡慧康、杜威、曹赟定和顏駿淩等7名國腳級球員,將赴同濟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專業。據悉,這些球員因為都是運動健將的等級,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文件規定,經各省級體育部門和體育總局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審核,獲得了免試進入普通高等學校就讀的推薦資格。此外,恒大球員曾誠和張琳芃及方鏡淇去廣州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就讀,于海則是選擇了西安財經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就讀。
圖説:武磊將成為同濟大學2017級本科生。
雖然武磊等7名隊員因為足協盃或中超賽事缺席成立大會,但他們都通過視頻送上了祝賀,並期待在學校學到新知識。記者了解到,如今隨著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的成立,武磊等7名國腳選手未來將進入“國際足球學院”就讀。
至於專業,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正在申請本科運動訓練、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兩個專業,研究生則計劃設立體育教學訓練學、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三個專業方向,目前學院計劃申請的辦學規模在300人左右,擬在2018年夏季開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可見,未來“國際足球學院”招收的還是廣大對足球發展、足球産業具有濃厚興趣的普通學生,吸納極少數國腳也是根據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的文件規定,佔據的數量也是少之又少。
圖説:蔡慧康將成為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2017級本科生。
其實,當一些優秀的中國球員名正言順通過國家政策獲得大學免試資格後,外界的一些非議其實恰恰證明了一點:中國優秀球員還是太少了。如果我們的足球人口能有現在的10倍甚至100倍,越來越多人就能邊踢球邊讀大學,校園足球自然就紅紅火火,還有誰在乎區區幾個大學的免試名額?人們也希望,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的設立,能在培養高水準專業足球人才方面,借鑒德國科隆體院、利物浦大學足球産業學院等國際高水準足球學院的辦學理念,走出一條培育高水準足球人才的新路。
國內首個“國際足球學院”為何落戶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體育教學部負責人介紹,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定位為獨立二級學院,學院將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國際化協作、市場化運作的辦學方向,實行理事會領導下院長負責制管理模式,立足於當今世界足球發展的前沿和我國足球發展的實際,形成以足球管理、足球經濟,足球運動訓練、足球科研研究、足球人文社會學等專業方向,辦學層次貫穿本科、研究生培養,構建本科、研究生“一體化”的完善足球精英人才培養機制。
足球運動伴隨著同濟大學百餘年的辦學歷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是同濟大學獨具特色的傳統品牌。早在1908年同濟建校初期,就開展了校園足球運動,尤其在改革開放後,同濟大學的足球運動獲得蓬勃發展。1979年,同濟大學被命名為上海市第一批“足球傳統項目”學校;1985年,同濟大學足球隊被教育部授予“高水準運動隊”;1987年,同濟大學足球隊獲 “黃果樹杯”第一屆全國大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1990年,同濟大學聯合部分高校創建中國大學生足球協會,並擔任第一屆主席挂靠單位;;2007年,同濟大學舉辦第一屆亞洲大學生男子足球錦標賽並獲冠軍;2012年,在上海市政府和教委的倡導和支持下,同濟大學牽頭成立“上海市校園足球聯盟”,並擔任理事長執行單位,致力於上海市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的建設與發展;2013年,同濟大學重新當選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足球分會主席挂靠單位;2013年5月,同濟大學成立全國高校第一個足球研究專門機構--同濟大學足球研究中心。2014年11月26日,在劉延東副總理主持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同濟大學時任校長裴鋼作為普通高等院校唯一代表,在大會上作總結發言;2016年11月25日,同濟大學時任黨委書記楊賢金作為中德校園足球合作傑出代表,隨同劉延東副總理為團長的中國代表團,赴德國柏林、科隆等地參加了“中德青少年校園足球論壇”系列活動。
積極助力培育全社會足球文化
同濟大學校長鐘志華院士表示,發展振興中國足球成已為國家戰略,然而,當前我國足球專業精英人才嚴重匱乏,已成為制約中國足球事業發展的瓶頸。作為以培養專業精英、社會棟樑為己任的同濟大學,審時度勢,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決定成立國際足球學院,旨在進一步依託上海市足球教育改革在全國的引領和示範作用,繼續探索新時期背景下符合國家足球發展戰略的國際化現代足球教育體系,為足球精英人才培養和中國足球創新型、可持續型發展提供成功經驗和借鑒,同時也為培養全社會足球文化積極助力,為上海建設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注入更多內涵。
據悉,國際足球學院將依託同濟大學綜合辦學資源優勢,通過強化國際交流與協作、學科交叉與融合,構建本科、研究生完善的足球學科體系,致力於培養具備高度政治思想覺悟和素質、文化、專業技能的精準化足球科學研究人才、國際化足球戰略決策人才、集約化足球精英管理人才和複合應用型足球專門人才,推動中國足球高端人才培養規模效應和集約化發展,服務於國家足球振興發展戰略。
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足球協會副主席李毓毅,教育部學生體育協會聯合秘書處秘書長薛彥青,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副司長劉培俊分別致辭,併為“同濟大學足球智庫”揭牌。上海市體育局巡視員郭蓓、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澳大利亞艾迪斯可文大學副校長約翰.芬利瓊斯(John Finlay-Jones)共同為“同濟—艾迪斯可文足球運動科學研究中心”揭牌。
李毓毅、薛彥青、劉培俊等在致辭中表示,同濟大學積極響應我國足球改革發展的時代號召,基於百餘年足球教育傳統,成立國際足球學院,符合國際趨勢、國家戰略和社會關切,是推進體教結合、改進足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舉措,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希望同濟大學以學院的成立為新起點,發揮“同舟共濟”精神,著力培養運動技能精湛、體育精神過硬的人才,積極服務於國家足球事業發展和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將其建設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準,體教融合發展的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