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説:上交昨天公佈的2017-2018新樂季海報 上海交響樂團供圖
貌似擊劍手,亮出的是長笛;看起來像是奔跑的橄欖球運動員,手裏抱著的是圓號——上交昨天新公佈的2017-2018新樂季的海報上,長笛副首席姚菁與圓號首席彼得·索羅門,以運動競技的姿態,演繹了樂手的態度,凸顯了全新的主題:他人與自我,和諧與競爭。
上交已經從近年來的“先鋒古典”風格,拓展到音樂、音樂家與觀眾之間的人際互動。“他人與我們”在交響樂中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協奏曲中每一個“我”演奏各自的不同樂器,卻依然在和聲中,獲得與他人和諧共鳴的體驗。據上交團長周平介紹,新樂季中,一方面以音樂串聯音樂長河中的“他人”——西方音樂巨匠與歷史,和“我們”——中國音樂家的音樂實踐。另一方面,以音樂連接“他人”——觀眾,和“我們”——音樂家,在音樂會、國際巡演、教育普及項目甚至唱片發行等領域彼此融入。
圖説:上交昨天公佈的2017-2018新樂季海報 上海交響樂團供圖
“他人”的與“我們”的
從18世紀的維也納古典樂派,經過浪漫主義、印象派,一直到北歐的當代音樂,“他人”深厚的西方音樂傳統,依然是上交音樂廳裏的“主菜”。其中,古樂巨匠托恩·庫普曼將首次指揮上交,並率領其“親兵”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合唱團,聯袂上演海頓的清唱劇《四季》。同為首次與上交合作的,還有來自芬蘭的作曲和指揮雙料怪才萊夫·塞格斯坦,以及曾為捷傑耶夫救場指揮慕尼黑愛樂樂團的拉脫維亞青年指揮家安德里斯·波嘉。
圖説:托恩·庫普曼將首次指揮上交 網絡圖
2018年適逢美國作曲和指揮大師倫納德·伯恩斯坦誕辰100年,為此特別策劃了三場紀念音樂會。由首演鋼琴家菲利普·昂特勒蒙原版重現的伯恩斯坦《第二交響曲“焦慮的年代”》、國內鮮見的《奇切斯特詩篇》以及曾為伯恩斯坦助手、即將接任紐約愛樂樂團音樂總監的梵志登帶來的馬勒《第九交響曲》。
值得一提的是,上個樂季中因突發疾病不得不抱憾取消歌劇《莎樂美》演出的指揮大師夏爾·迪圖瓦,此番將執棒樂季閉幕音樂會,完成此前許諾上海樂迷“擇期再演”的約定。上演作品是理查·施特勞斯的艱深巨作《莎樂美》,也是首次在滬上演。
圖説:迪圖瓦此前突發疾病不得不抱憾取消歌劇《莎樂美》演出 網絡圖
“我們”的聲音走向世界
作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一支樂團,上交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音樂力量的培植。在新樂季中,樂團音樂總監余隆將帶來5場音樂會,涵蓋了維也納古典樂派貝多芬的《F大調第八交響曲》、浪漫主義時期的馬勒《第二交響曲“復活”》、法國印象派德彪西的《幻想交響曲》、現代音樂範疇的巴托克《神奇的滿大人》等經典作品。
同時,上交音樂廳的舞臺,也屬於中國作曲家以及他們的原創作品。由陳燮陽指揮、為駐團作曲家朱踐耳舉辦的《天地人和》專場音樂會、2013年樂團委約趙麟創作的大提琴與笙雙協奏曲《度》再次上演,譚盾也將指揮樂團且與小提琴家徐惟聆合作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愛的三次方》。不僅如此,這個樂季的駐團藝術家路易·洛爾蒂除了演繹拉威爾與格裏格之外,還將帶來老一輩作曲家丁善德的《鋼琴協奏曲》。
圖説:這個樂季的駐團藝術家路易·洛爾蒂 網絡圖
“我們”讓古典走向變奏
今年是貝多芬逝世190年,中國觀眾也聽到了不少貝多芬作品音樂會。上交特邀指揮家帕沃·雅爾維帶來“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率領由他擔任音樂總監的不來梅德意志室內愛樂樂團用四天上演貝多芬九部交響曲。
古典音樂領域之外,上交還將繼續呈現“當代變奏”獨立音樂系列,這一季由爵士鼓手安東尼奧·桑切斯、電子音樂玩家尼爾斯·弗拉姆、嬉皮民謠歌手德文德拉·班哈特等新音樂組合領銜演出。雖然當代變奏系列是一個更加年輕的領域,但可以讓觀眾們聽到來自不同世界的聲音,這正是上交一直以來所追求的有機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