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別的平臺放款 互聯網銀行亮出新玩法

2017-07-03 11:06:05|來源:證券時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説到互聯網民營銀行,許多人可能會在腦海裏逐一貼上標簽:微眾=用騰訊的社交渠道放貸款,懂行點的會再加個“區塊鏈應用”;網商=向阿裏的電商客群放貸款,最多再加個“深耕三農”;華瑞和新網=不斷地給P2P(網貸)做資金存管。

  但上述標簽其實略顯刻板而片面,只能説代表了幾家互聯網銀行展業初期的部分標誌性業務。事實上,經過兩年多的低調運作,這幾個承接了傳統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兩派人馬的創新金融試驗田,已經孵化出了更多商業模式。

  嵌入別的平臺放款

  以證券時報記者調研許久的微眾銀行為例:微眾是互聯網銀行裏偏愛技術導向的一個,在這裡,平安係、騰訊係和第三方(其他銀行及互聯網公司)風格迥異但又最大化融合。

  已知的動作,是這家民營銀行早在去年便聯合華瑞銀行開發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並投入試運行,用於優化兩家銀行聯合貸款的結算與清算。這是國內銀行業的首個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到目前已有3家銀行接入,在生産環境中運行的應用數據記錄筆數已達450多萬筆。

  這個系統的另一層核心意義是:微眾通過這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平臺,將自營資金通過聯合貸款的形式發放給別的平臺客群,微眾自身的系統負責部分(或全部)審核、授信、結算與清算工作。而這些其他平臺,可以是同業銀行,也可以是有貸款業務的第三方,比如汽車金融公司、物流金融公司等。

  如何理解呢?通俗地説,就是微眾發放的貸款不僅僅是你從微信端口或者微眾APP裏借的微粒貸,也可能是你申請的其他銀行的消費貸款、你在二手車網站的購車分期貸款,甚至一些特定的、你想像不到的小額預付場景(比如高速公路收費站)……從用戶角度,你根本不會知道這筆資金來源於微眾,你的貸款資質由微眾審核、而你的借款為微眾貢獻了利息收入;而于微眾,獲客渠道早就已經延伸出騰訊社交體系,深紮在各種能衍生出信貸需求的商業場景裏。

  科技導向再深一步

  微眾正醞釀的新動作,是籌備開源社區,讓區塊鏈技術進一步落地。用最直白的方式闡述開源社區,就是參與開源軟體開發的商業主體,把源代碼開放給其他商業主體共享。其實區塊鏈就是一種開源社區的形式,底層通用協議的開源和數學演算法模型均為通用,這構築了參與主體互相信任的基礎。

  開源商業模式的意義則在於,通過共享技術、推廣技術標準來打造一個多方利益共同體,在與其他閉源的商業主體競爭時,能夠將勝算放大。與國內開源社區鳳毛麟角不同,國外已經有多個成規模的開源社區(比特幣社區、乙太坊社區、Hyperledger社區等),而微眾正在低調搭建的叫“微眾-萬向聯合實驗室”。記者了解到的信息是,這個實驗室早在年初就已規劃開源社區的推進,如果進展順利,近期就將正式將該開源社區項目推出。

  可以這麼理解:如果説對區塊鏈技術的率先應用讓微眾得以將商業觸角搭載在其他商業主體的生態圈裏,那麼可預見的是,將至未至的開源社區,將能更進一步延伸微眾的潛在業務。

  還有一些同樣低調的項目,比如微眾的直通銀行部還與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中心聯合發起了銀行零售用戶體驗調研,而這個從未聲張的調研吸引了27家傳統商業銀行(含中小城商行)的參與。微眾直通銀行部和這27家銀行希望借此達到的最理想效果,是在金融脫媒加劇、行業重新加碼大零售戰略的眼下,找到自己和個人用戶的深層需求連接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