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收益高企 部分銀行自掏腰包賺吆喝

2017-06-30 09:09:13|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近期貨幣基金收益率居高不下, 銀行理財産品亦不甘示弱,年化收益破五不足為奇,部分保本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甚至超過7%。業內人士表示,金融去杠桿及監管收緊,疊加季末銀行衝規模的因素,共同推升了理財産品收益。

  部分銀行貼錢衝規模

  6月中下旬以來,不少銀行推出了吸引力十足的低風險、高收益理財産品。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某國有銀行的保本、保收益型産品進入6月以來一直保持4.5%以上的收益率水準,6月底起息的某款産品更是飆升到前所未有的4.8%,足足比年初同類産品上漲一個百分點。同時, 北京銀行 發售的一款保證收益型産品收益率也達到4.6%。記者還發現,這一類風險低、收益高的理財産品大多封閉期為一個月,募集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顯然,這一類産品多是銀行為季末衝規模而定制的。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資金價格上漲推升 利率債等固收産品收益率上浮,而固收類産品為銀行理財的主要投資標的,這為銀行理財向投資者支付高收益率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另有銀行理財經理向記者坦承,這個時點發理財産品就是為了季末衝規模,而為了衝規模有的銀行甚至選擇自掏腰包支付高收益。

  華創證券債券研究 分析師周冠南表示,6月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攀升確有季末銀行衝規模因素影響,部分銀行募集的理財資金會以存款方式停留至6月30日。

  一位理財經理透露,最近兩天部分銀行甚至故意將客戶購買理財的到賬時間調到了晚上——為了與央行跨行轉賬系統的工作時間打個時間差,最大程度鎖定本行存款。

  數據顯示,截至6月29日,整個6月份發行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不含)以上的理財産品佔據總發行産品份額的15.05%,而2016年同期,佔比僅僅在1.74%。以 民生銀行 為例,官網顯示的在售18款非保本浮動型封閉式理財中,預期收益率在5%以上的理財有11款之多,而城市商業銀行的代表北京銀行在售4款非保本浮動型封閉式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更是全部在5%以上。

  理財收益率水漲船高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銀行個人理財産品收益高企並非偶然,金融去杠桿、銀行監管收緊是主要原因。

  申萬宏源 固收 研究報告顯示,銀行同業理財規模從去年底的5.99萬億元,回落至今年5月底的4.1萬億元左右,去杠桿取得階段性成效,而同期面向居民和 私人銀行 客戶理財的規模仍為凈增長。

  周冠南認為,去年以來,銀監會監管收緊,同業理財規模顯著縮水,但銀行資産端由於期限原因不能及時隨之縮水,在這種情況下,不少銀行選擇以擴張個人理財來擴張負債端。銀行之間個人理財産品上競爭激烈,導致理財收益維持在較高水準。而今年以來貨幣基金、 利率債等高安全性資産收益攀升,理財收益率亦水漲船高。周冠南表示,近期銀行間市場利率小幅下調,資金面情況良好,並未出現類似2013年的“錢荒”局面。

  一家大型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師亦表示,去年金融去杠桿疊加今年季末因素使得資金價格上升,銀行資産端可配産品收益普遍上升,理財産品收益也隨之提高。

  另一大型券商固定收益投資總監表示,去年以來監管收緊,銀行在監管壓力下收縮表外資産。收縮的表外資産如果賣不出去,通道型的基金、資管計劃相關管理人就必須續作此前的基金和資管計劃。而銀行的表外資金被分流了,就必須提升利率擴張表內負債來購買相應的産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