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郊野公園開園主打文藝范

2017-07-03 08:15:5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親民免費無圍墻,鐵軌、輪渡、濱江、“浦小江”等看點多

  浦江郊野公園本月開園主打文藝范

  本月開園的浦江郊野公園,一期規模為5.82平方公里。它可能是上海最不“郊野”的郊野公園。它的地理條件相對親民,與周邊社區犬牙交錯,浦錦南路穿插其中,形成公園的東西兩片。

  漫步郊野公園,河道、路旁都是絢麗的野花。奇跡花園區中心湖旁有一處雨水花園。“這並不是簡單的景觀。”浦江郊野公園開發單位設計負責人俞文泓説,位於湖泊北岸和西岸的雨水花園,利用現有地形的高度差,形成階梯式濕地區域。道路上的雨水,經花園植被過濾和凈化,順著階梯緩緩匯入湖中,蘊藏著對“海綿城市”理念的敬意。

  來到位於一期園區南部田林交融的農莊,田林中每處建築的側墻上,都有一位少女形象。據介紹,這位名叫“浦小江”的少女是由園方和中央美術學院的學生聯合創作的文化形象,結合不同區域的建築特色,塗鴉墻上的“浦小江”有著不同的形態。

  田園農莊不遠,便是4公里濱江岸線。行至一座飽經歲月滄桑的斷橋,這便是浦江郊野公園的“寶貝”之一。青黑色的建築佇立在近江的水面上,這是黃浦江上唯一使用過的火車輪渡——吳涇火車輪渡遺址。1958年至1960年間,上海各鋼廠産量激增,需要鐵路承運的物資量很大,1959年吳涇至周家渡支線興建。

  浦江郊野公園是一座免費“公園”。“實際上,上海規劃建設的21座郊野公園都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城市公園,沒有明顯圍墻,也不收門票。”市規土局綜保處處長黎而力指出,郊野公園是土地整治的一種手段,它是以基本農田、生態片林、水系濕地、自然村落、歷史風貌等現有生態人文資源為基礎,以保護生態環境資源、展現自然人文風貌、提供都市休閒遊憩空間為主要特徵的郊野開放空間。

  經土地整治,浦江郊野公園園區內的田、林、水、路被梳理,森林面積達到207.4公頃,較原有森林面積增加1.52公頃。園中水系交錯,水面積達到35.6公頃,較原有水面積增加2.4公頃。園中的杜行老街、散落的自然村落得以保留,在後期規劃中將深度挖掘其文化資源。

  同一塊土地的功能也從單一轉向複合。比如,柳鷺田園區需要改造的幼苗林被改種為採摘林,市民們可以體驗採摘、農作,也可以舉辦家庭聚會。在後期公園的運營中,果園採摘活動將成為公園一項定期的重要節日活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