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戲曲“像音像”工程為代表的一系列振興傳統戲曲工作正在全國展開
留住傳統戲曲在當代最美好面貌
在湯顯祖逝世400週年之際,上昆首度演齊的“臨川四夢”熱度一直從去年延續到今年,讓中外觀眾感受到中華戲曲的魅力所在。(上海昆劇團供圖)
如果説此前的“音配像”,是流派傳人為已故的京劇藝術大師的聲音繪上鮮亮的時代倩影,讓受到時代、技術制約的殘缺資料得以“完整”,那麼“像音像”則著眼將來,不讓前一代人的遺憾重演,及時留下當代戲曲名家的“完美”狀態,留待後世欣賞品味,學習傳承
京劇傳統戲《西廂記》戲迷再熟悉不過。可今年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播出的版本讓人眼前一亮。無論是扮相表演,還是聲腔唸白,都比往日現場錄影精緻。這背後,是當下京劇界最具代表的表演藝術家,以“像音像”形式反復打磨的結果。單是葉少蘭飾演的張生執扇與趙秀君飾演的崔鶯鶯初遇一段,就錄了不下20遍。“像音像”天津基地藝術總監、原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團長李少波告訴記者:“如此的高標準不僅是為藝術家自己留下最精彩的表現,重要的是也展現了當代人對傳統藝術的傳承發展。功在當代,利在韆鞦。”
近幾年,隨著《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等推出,戲曲人在實施搶救性記錄和保存上利用現代技術實現創造性轉化,並在搶救、整理和改編中讓一批老戲實現創新性發展,重煥青春。眼下,以戲曲“像音像”工程為代表的一系列振興傳統戲曲的工作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當代戲曲人正趁著政策利好與新一代觀眾崛起的東風,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戲曲華彩。
“像音像”工程實現創造性轉化,舞臺不再是“遺憾的藝術”
從前都説“舞臺是遺憾的藝術”,哪怕攢了滿臺的好角兒,趕上哪個演員嗓子不在狀態,琴師音沒調準,哪怕是唸白的尖團字説錯了一個,都稱不上“完美”。技術發展到了今天,戲曲“像音像”工程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接近“完美”的保存途徑,那就是選取當代戲曲名家及其代表性劇目,首先在舞臺取像,然後在錄音棚根據錄影的節奏和感覺進行錄音,最後由演員本
人為自己的錄音配錄最終影像,從而分步將舞臺上的表演、演員的唱腔都以最佳的狀態保留下來。
據有關部門介紹,全國第一批參與“像音像”工程錄製的戲曲演員共102位,入選劇目達到127部,參演者幾乎都是60歲以下的文華表演獎和梅花獎獲得者。李少波説:“他們都處在個人藝術生涯的最好狀態,如果再不抓緊為他們留下完成的藝術記錄,可能就來不及了。”如果説此前的“音配像”,是流派傳人為已故的京劇藝術大師的聲音繪上鮮亮的時代倩影,讓受到時代、技術制約的殘缺資料得以“完整”,那麼“像音像”則著眼將來,不讓前一代人的遺憾重演,及時留下當代戲曲名家的“完美”狀態,留待後世欣賞品味,學習傳承。
“像音像”工程也是對當代戲曲傳承狀況的一次檢閱,是流派藝術的一次高水準集結。李少波説,單是程派名劇《鎖麟囊》,就要錄製張火丁、呂洋、劉桂娟、李佩泓、遲小秋等多個程派傳人的版本。
今年4月,“像音像”工程上海基地正式“開工”,梅派青衣史依弘的《販馬記》與余派坤生王珮瑜的《失空斬》先後完成了錄製。《販馬記》也名《奇雙會》,梅蘭芳曾與俞振飛多次出演京昆合演。這一次,史依弘特別請來70多歲的昆大班老藝術家、俞振飛傳人蔡正仁合作。她説:“要緊的是為老藝術家留下寶貴資料。”
把過去一次錄製的過程分三步走,也讓藝術家們重新檢視那些張口就來的“拿手戲”。不少名角兒感慨錄製“像音像”又如同經歷了一次“大考”,從“唱念做打舞”分塊面找不足。“最難錄的是武戲!”作為中國京劇像音像集萃工程專家指導委員會成員,京劇表演藝術家孫元喜跟記者感慨,不同於電影可以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錄製,戲曲必須一整段一整段地截取。而錄音棚也不比劇場,分軌錄音也放大了聲音裏的瑕疵,一個音沒錄好都會被叫停。在這樣的反復磨合中,一齣大戲通常一錄就是小半個月。
據悉,“像音像”計劃將用五年時間,錄製完成350部劇目。
“老戲新演”完成創新性發展,讓傳統藝術成為當代生活方式
如果説在戲曲市場上,十年前的崑曲唯湯翁《牡丹亭》獨領風騷,那麼去年在湯顯祖逝世400週年之際,上昆首度演齊的“臨川四夢”四齣完整大戲,足跡不僅遍佈國內各地,更在比利時、捷克、美國的海外音樂節、高校裏贏得無數掌聲。
對於當下觀眾來説,崑曲的“慢”不再是一種“過時”,而成為快節奏都市生活裏一道不可或缺的“老火慢燉”。“臨川四夢”在廣州首度亮相,1700座的廣州大劇院連演四天總票房達到百萬元,打破了該劇院的戲曲演出票房紀錄,而到了今年的《長生殿》這個數字更是直逼120萬。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感慨:“過去我們是主動送戲到高校、社區,如今卻有接不完的演出訂單,劇場經理甚至追著我們問明年的演出計劃!”而年輕人也從過去看普及講座裏的《牡丹亭》摺子戲還嫌長,到去年連續四晚做滿湯翁“四夢”。
不止上昆,近年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推出了《桃花扇》,蘇州昆劇院推出了《白羅衫》等。崑曲界在結合青年人才培養的同時,注意挖掘和整理老戲,讓昔日瀕臨失傳的崑曲迎來姹紫嫣紅開遍的春色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