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香港雙城唱片記憶”展首次公開

2017-07-03 08:53:3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揭秘 |1955年,北京“絕密”文件令香港多了一家唱片公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1955年11月,華僑事務委員會(簡稱“中僑委”)擬成立“藝林公司”面向海外銷售中國唱片,這封標注“絕密”的文件由中央廣播事業局發出,要求中國唱片廠協助中僑委做複製唱片的工作。作為 “藝聲唱片”最早的準生證之一,這份文件在“藝聲緣:上海—香港雙城唱片記憶”展首次公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在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舉行的展覽,是“藝聲緣·中國唱片藝術主題活動”一部分,由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與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共同策劃,通過展覽和講座的方式,揭開一段自1956年開始,香港與內地之間因唱片結下的鮮為人知的文化因緣,展覽中所有文獻檔案均為首度公開。

  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唱片出口銷售業務活動蓬勃發展,海外各界人士都急迫地需要了解新中國音樂、戲曲、曲藝新老作品。1956年,中僑委在香港發起成立藝聲唱片公司,以中國唱片社出版的唱片為基礎,打造“藝聲唱片”品牌。展覽從一張1955年標注為“絕密”的文件開始,揭開這段新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值得回味的記憶。絕密函清楚地説明瞭擬成立新公司的目的,是要“彌補中國唱片不能輸入的某些空白地區”,以“滿足海外僑胞文藝生活上的要求”“使僑胞都能聽到祖國的聲音”以發揮“宣傳和教育”的功能。

  早于1952年,中國已開始有錄音製品進出口貿易。早期,“中國唱片”由中國雜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負責出口香港,華潤公司在港總代理,友聲行在港總經銷中國唱片。自1956年,藝聲唱片公司在香港成立後,中國的出口唱片有了“中國唱片”和“藝聲唱片”兩個牌號,相輔相成,互為補足。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中國雜品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向中國唱片廠提議“在可能範圍內灌制一批方言歌曲唱片,初步希望以廣東之潮州、海南、廣州客家、福建之廈門等地方言為主”。1955年藝聲唱片首批要求複製的節目清單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福建地方戲曲,包括梨園戲、蒲劇和閩劇。廣東地方戲曲則排在第二位,全部為粵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中國唱片廠在1956年至1957年間,曾多次派工作組前往福建、廣東多地錄製潮粵節目,包括地方戲曲、民間音樂等。本次展覽中也公開了一部分相關的歷史文檔,如1956年9月28日福建省僑委《關於接待錄音工程師馬瑋等三位同志事》,1956年11月1日中僑委《關於中國唱片廠赴粵灌制唱片節目問題》文件提到中國唱片廠在完成福州、廈門兩地錄音後,即將轉赴廣東錄製粵劇、潮劇等節目,希望廣東省僑委與當地文化部協助。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1958年至1963年期間,中國唱片社錄製了大量潮州音樂,“藝聲唱片”共有《潮州音樂》9輯,錄音均來自中國唱片社。除此以外,藝聲唱片出版的潮劇《辭郎洲》,廣東音樂合集《雨打芭蕉》、《花間蝶》,粵劇《搜書院》等,均來自中國唱片的錄音。潮劇、廣東絲竹音樂以及粵劇大戲等在香港有著很好的民眾基礎,老少皆宜,粉絲眾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活動就已相當頻繁與密切了。內地的藝術團體紛紛訪問香港,進行交流演出。香港對文化相容並包的姿態,使其對祖國各地的戲曲、曲藝、音樂及舞蹈等藝術都有一批熱切的聽眾。而“藝聲”也開始嘗試出版一批與港人熟悉的潮粵節目風格迥異的唱片,將豐富多彩的內地文化輸入香港,受到港人喜愛,反響熱烈。

  京劇作為國劇在香港有著很好的民眾基礎,內地京昆大師曾多次訪港演出,屢屢掀起熱潮。1963年4月,北京京劇團赴港演出,馬連良、張君秋、裘盛戎、趙燕俠等知名京劇演員皆來港,在港居住60天,演出49場,觀眾近9萬人。張君秋帶去了《玉堂春》,引起轟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6

  1960年7月開始,“中國唱片”在港經銷商友聲行連同中孚行及粵華棧,一連三晚在位於中環的中華總商會禮堂聯合舉辦“中國唱片欣賞會”,內容豐富頗具吸引力,觀眾反響熱烈。於是,為擴大欣賞會的影響力,友聲行又與香港蘭香閣餐廳合作,每逢週五晚上固定舉行唱片音樂欣賞茶座,開啟了以“中國唱片”為品牌的“蘭香閣·中國唱片之夜”欣賞會系列。

  有趣的是,友聲行在推出“蘭香閣音樂欣賞會”的時期,“藝聲唱片公司”在港成立還不久,而“藝聲唱片”大多是基於“中國唱片”的節目內容翻制而成。“蘭香閣·中國唱片之夜”的成功,同時也幫助了“藝聲唱片”在香港打開市場,提高知名度。

  而對於當時正處在經濟恢復初期的香港來説,中國唱片品牌音樂欣賞會系列的成功極大啟蒙與推動了內地文化在香港普通民眾中的普及、教育與傳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7

  “藝聲緣·中國唱片藝術主題活動”以藝聲唱片特具歷史時代感的故事為藍本,以中國唱片多年來開展的“中華老唱片保護工程”碩果為積澱,以香港中央圖書館豐厚的藝聲唱片館藏為基礎,為參觀者展開一段特殊年代文化交流的歷史畫卷。中國唱片(上海)有限公司還向錢學森圖書館、香港中央圖書館活動贈送了主題出版物《明天更輝煌——慶祝香港回歸20週年音樂特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