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夏季音樂節:14個連軸轉的日夜

2017-07-14 08:42:19|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幕後 | 夏季音樂節,14個連軸轉的日夜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連續14天,第8屆上海夏季音樂節帶來25場不同風格的音樂會。自7月2日起的每天晚上,都有1000多位觀眾走進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翻閱著手中139頁的節目總冊,等待音樂家登場。而每一場戶外音樂會,都有大約2000位觀眾聚集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在微風和蟲鳴中等待被音樂撥動心弦。

  紐約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林肯中心爵士樂團、杭蓋樂隊、企鵝咖啡館樂團、彩虹合唱團、Echo合唱團、波羅的海吉他四重奏、薩克斯銅管五重奏一一登場,令人目接不暇。而在這背後,人們所不認識的100多個幕後工作人員、100多個志願者日日夜夜堅守在不同的崗位,努力讓這場音樂節的每個細節臻于完美。

  14歲志願者為你檢票

  今年的夏季音樂節有101個成人志願者,他們從515個報名者中被甄選出來,分佈在藝術家接待、場務、技術、觀眾指引等不同崗位。

  17歲的倪裕海,雖然沒有達到年齡,因為“英文好”“成熟穩重”破例進入成人志願者行列。倪裕海在美國學習音樂和哲學,趁暑假回滬,來夏季音樂節做志願者。他平常吹薩克斯,還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不鎖琴房”,不定期發佈一些對音樂人的採訪。“在MISA能接觸到一線音樂家,讓我大開眼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17歲的志願者倪裕海在整理藝術家採訪。 趙齊 攝

  23歲的郭藝,從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剛剛建好起,就開始長期擔任運營中心的志願者。有時候,她只是從事一些非常簡單的工作,比如在音樂家們登臺的時候幫忙拉開臺側的門,但這也讓她很享受,“因為可以在那扇門後完整地聽一場音樂會。”“這次夏季音樂節,我見到了來自英國的企鵝咖啡館樂團,他們的作品很簡單,有時候只是不斷重復相似的旋律,但是非常打動我。”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23歲的志願者郭藝在張貼新聞簡報。 趙齊 攝

  本屆夏季音樂節還有43個18歲以下的小志願者,從483個報名者中被挑選出來,其中最小的只有10歲。他們當中有14個小記者,8個外場指引和21個內場指引。這些小志願者從6月底開始接受不同崗位的培訓。14歲的孫亦哲,已經是連續第4年成為夏季音樂節小志願者了。“2013年第一次成為小志願者時,我的任務是檢票,面對不斷涌入的觀眾,十分慌張。”在今年夏季音樂節,為你檢票的可能就是這個14歲的小小少年。不過,現在的他已經老練多了,忙碌而從容地為觀眾服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14歲的孫亦哲為觀眾檢票。 趙齊 攝

  舞臺技術部的24小時

  在夏季音樂節期間,觀眾看見大師和新生音樂力量的一一登臺,看不到的是,為了音樂節的有效運轉,100多個幕後工作人員連續14天高強度的工作。而這其中,最辛苦的要數日夜連軸的舞臺技術部。

  舞臺技術部主管林高俊告訴記者,夏季音樂會工作強度是他平常工作強度的2-3倍,舞臺技術部一共只有12個人,分成三組人馬,幾乎24小時輪流上陣,確保每天排練和演出的順利進行。對他們來説,睡後臺是家常便飯。

  7月10日晚,譚盾攜手杭蓋樂隊和上海交響樂團帶來一場“交響搖滾”音樂會。技術部門在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忙碌。晚上9點半,前一場演出一結束,他們用半小時迅速撤臺。演出方10點準時進場安裝燈光,一直裝到淩晨4點。這時發生了一個突發小事故:一排燈要求升到9米高,卻在6米的地方卡住了,電動吊機出了問題。直到早上7點,故障才終於解決,讓林高俊松了一口氣。一個小時後,杭蓋樂隊就進場試音了。試音和走臺持續到中午12點半,舞臺技術部的員工才終於得空稍微休息一下。7點半演出開始之前,他們又一次回到各自崗位,集中精力開始新的工作。

  半年前,舞臺技術部就開始與紐約愛樂樂團等來到夏季音樂節的團體進行前期溝通了。每個不同的團體、每場音樂會,對燈光音響都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團體還有一些特殊習慣,比如紐約愛樂連指揮家的座椅都自己從美國運過來,還要求將後臺溫度保持在20度。總之,所有繁瑣的細節,只要可以做到,舞臺技術部都力求盡善盡美。

  林高俊上個月剛當上爸爸,但因為夏季音樂節,他根本擠不出時間陪在妻子和寶寶身邊。他對家人充滿歉意,但為了保證每一場音樂會的安全和舞臺效果,他打起精神,挽起袖子繼續上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