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幕後工作人員和志願者讓夏季音樂節每個細節都完美 在門後完整聽一場音樂會
工作人員忙碌佈置“交響搖滾”音樂會。蔡磊磊 攝
連續14天,第8屆上海夏季音樂節帶來25場不同風格的音樂會。自7月2日起,每天晚上,都有1000多位觀眾走進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翻閱著手中139頁的節目總冊,等待音樂家登場。而每一場戶外音樂會,都有大約2000位觀眾聚集在上海城市草坪音樂廣場,在微風和蟲鳴中等待被音樂撥動心弦。
紐約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林肯中心爵士樂團、杭蓋樂隊、企鵝咖啡館樂團、彩虹合唱團、Echo合唱團、波羅的海吉他四重奏、薩克斯銅管五重奏一一登場,令人目接不暇。而在這背後,有100多個幕後工作人員、100多個志願者日夜堅守在不同的崗位,努力讓這場音樂節的每個細節臻于完美。
14歲志願者為你檢票
今年的夏季音樂節有101個成人志願者,他們從515個報名者中被甄選出來,分佈在藝術家接待、場務、技術、觀眾指引等不同的崗位。
17歲的倪裕海,雖然沒有達到年齡,因為“英文好”“成熟穩重”破例進入成人志願者行列。倪裕海在美國學習音樂和哲學,趁暑假回滬來夏季音樂節做志願者。他平常吹薩克斯,還運營著自己的自媒體,不定期發佈一些對音樂人的採訪。“在MISA能接觸到一線音樂家,讓我大開眼界。”
23歲的郭藝,早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剛建好的時候,就長期在運營中心當志願者。有時候,她只是從事一些非常簡單的工作,比如在音樂家們登臺的時候幫忙拉開臺側的門,但這也讓她很享受,“可以在那扇門後完整地聽一場音樂會”。“這次夏季音樂節,我見到了來自英國的企鵝咖啡館樂團,他們的作品很簡單,有時候只是不斷重復相似的旋律,但非常打動我。”
本屆夏季音樂節還有43名18歲以下的小志願者,是從483個報名者中挑選出來的,其中最小的只有10歲。他們中有14個小記者、8個外場指引和21個內場指引。這些小志願者從6月底開始接受不同崗位的培訓。14歲的孫亦哲,已經是連續第4年成為夏季音樂節小志願者了。“2013年第一次成為小志願者時,我的任務是檢票,面對不斷涌入的觀眾,十分慌張。”在今年夏季音樂節,為你檢票的可能就是這個14歲的少年。不過,現在的他已經老練多了,忙碌而從容地為觀眾服務。
睡後臺是家常便飯
為了音樂節有效運轉,100多個幕後工作人員連續14天高強度地工作。其中,最辛苦的要數日夜連軸的舞臺技術部。
舞臺技術部主管林高俊説,夏季音樂會工作強度是他平常工作強度的2—3倍。舞臺技術部一共12個人,分成三組,幾乎24小時輪流上陣,確保每天排練和演出的順利進行。對他們來説,睡後臺是家常便飯。
7月10日晚,譚盾攜手杭蓋樂隊和上海交響樂團帶來一場“交響搖滾”音樂會。技術部門在前一天晚上就開始忙碌。21時30分,前一場演出一結束,他們僅用半小時迅速撤臺。演出方22時準時進場安裝燈光,一直裝到第二天淩晨4時。這時候突發一個小事故:一排燈要求升到9米高,卻在6米的地方卡住了,電動吊機出了問題。直到早上7時,故障才終於解決。一個小時後,杭蓋樂隊就進場試音了。試音和走臺持續到中午12時30分,舞臺技術部的員工才終於得空休息一下。19時30分演出開始前,他們再回到各自的崗位開始新一輪的工作。
其實早在半年前,舞臺技術部就與紐約愛樂樂團等參加夏季音樂節的團體進行前期溝通了。每個團體、每場音樂會,對燈光音響都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團體還有一些特殊的習慣,比如紐約愛樂習慣連指揮家的座椅都是從美國運來,還習慣將後臺溫度保持在20攝氏度。所有繁瑣的細節,只要可以做到,舞臺技術部都力求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