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睛 見證中國郵輪“黃金時代”

2017-07-25 09:12:50|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閱讀上海100勝 23 | 東方之睛 見證中國郵輪“黃金時代”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打造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重要功能性項目,項目一期于2008年12月20日開工,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港,岸線長774米,投資約9億元,可同時靠泊2艘10萬噸級以上郵輪。郵輪港由客運大樓、水上平臺、碼頭和引橋四部分組成,客運大樓建造在水上平臺之上,由500多米引橋與陸地連接,面積達2.4萬平方米,因其造型被冠以“東方之睛”的美稱。

  最近,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應接不暇,忙著迎接一位又一位新“家庭成員”:6月28日,諾唯真公司精心打造、充滿中國元素的“喜悅號”開啟母港首航;7月6日,麗星郵輪公司“處女星號”醉美東瀛黃金航線啟航;7月9日,公主郵輪旗下首艘專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的大師級郵輪——“盛世公主號”抵達吳淞口並舉行盛大的中國首航慶典。至此,“東方之睛”已記錄下18艘母港郵輪的倩影。

  令人陶醉的歌舞、中西合璧的美食、精彩豐富的娛樂項目、一望無際的藍天碧海,拋卻世俗煩擾,駛向詩和遠方,郵輪遊作為已在世界範圍內流行了一個世紀的旅遊方式,通過外國電影的傳播為國人熟知。

  如今在被稱作“東方之睛”的寶山區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眾多國人都體驗到了在“家門口”乘郵輪的便利,越來越多郵輪公司根據中國遊客需求研發郵輪旅遊産品,一艘又一艘豪華郵輪選擇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作為母港,帶動中國郵輪市場幾何級增長。如今,運營短短五年多的“東方之睛”已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郵輪母港。楊建正 攝

  三年規模達亞洲之最

  在“東方之睛”建成前,雖然上海港國客中心已投入使用,但靠泊的都是中小型郵輪。大型郵輪沿著黃浦江駛入國客中心必須經過楊浦大橋,歌詩達、皇家加勒比等郵輪巨頭的大噸位郵輪難以進港靠泊,郵輪公司看著前景無限的中國郵輪旅遊市場只能“望滬興嘆”。

  於是,富有地理優勢的寶山炮台灣船舶基地啟動改建,可停靠15萬噸級甚至20萬噸級大型郵輪的“東方之睛”破繭而出。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于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港,2012年接靠郵輪60艘次,接待出入境郵輪遊客28.4萬人次;2013年接靠郵輪127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近63萬人次;2014年接靠郵輪216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約110萬人次,成為亞洲接待遊客人數最多的郵輪母港。

  2015年,“東方之睛”接靠郵輪279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152萬人次。2016年,吳淞口全年接靠郵輪471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284.7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69%和87%,分別約佔全國總量的47%和63%,繼續保持亞洲第一,同時成為全球第四的國際郵輪母港。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宛如一隻眼睛的吳淞國際郵輪港大廳。楊建正 攝

  跨越發展領大船時代

  從確定選址到正式運營,從60艘次到471艘次,從7萬噸到16萬噸,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在連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也引領中國郵輪進入“大船時代”。

  寶山區也全力打造郵輪全産業鏈。在上游,寶山區與中船集團、中投公司、嘉年華集團、意大利芬坎蒂尼公司、英國勞氏船級社等六方組成中國郵輪産業發展聯盟,重點發展郵輪製造産業。“上海中船國際郵輪産業園”以及國內首只豪華郵輪産業發展基金均落戶寶山。在中游,歌詩達、地中海、攜程、太湖郵輪等30余家郵輪相關企業紛紛落戶寶山,“郵輪總部經濟”逐漸凸顯。在下游,上海國際郵輪旅遊服務中心圍繞母港服務提升,創新推出了“郵輪旅遊保險”“郵輪直通車”“郵輪便捷通關條碼”等服務,形成郵輪旅遊的“吳淞口”服務品牌。

  此外,寶山正積極打造具有“全球採購、全球配送”功能的國際郵輪物資配送中心。在郵輪旅遊帶動下,2016年寶山旅行社、旅遊飯店和旅遊景點共接待遊客1133.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10.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3%和78.3%。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圖説: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是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和打造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重要功能性項目。楊建正 攝

  應急機制助快速通暢

  郵輪的載客數量龐大,郵輪港的客流高峰輕鬆破萬,這對於港口周邊的交通、安檢都是極具壓力的,健全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既是預防也是處置突發事件的關鍵。2016年8月,皇家加勒比海洋水手號原計劃于早上7時靠泊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但由於長江口大風原因,被迫將靠泊計劃時間改為21時,後再次更改為22時30分,創下了因天氣原因造成航班靠泊延誤的紀錄,延誤時間15.5小時。

  長時間的等待容易引發遊客的不適及糾紛,寶山區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聯合市交通委、市旅遊局等部門,協調應急處置,保障交通組織與客流進出快速通暢;各口岸查驗單位加班加點,開放全部通關通道,保障上下客秩序穩定的同時,實現了通關快速高效,85分鐘即完成3521人的入境通關手續辦理工作,創造了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最快通關紀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會同皇家加勒比公司、各大旅行社組織下船遊客快速疏散休息,並分批次安排遊客上船,確保了客流進出港的安全有序。

  今年5月,吳淞港警戒區有37隻集裝箱落水,由於箱體龐大,短時間內難以立即打撈,對來往船隻形成了極大的安全威脅。而“海洋量子號”和“賽琳娜號”兩艘郵輪若無法按時靠港,將影響1.3萬名遊客行程,經過掃測,原本的靠港航線發現三處疑似沉箱點礙航。海事部門啟動應急機制,緊急出航掃測並重新計算制定安全靠港航線,順利讓遊客下船和登船,確保了船隻和人員安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説: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已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郵輪母港。楊建正 攝

  彈眼落睛看四船同靠

  隨著亞太郵輪旅遊市場的持續高速發展,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現有的2個郵輪泊位已經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郵輪港客運中心現有的功能佈局和硬體設施無法滿足日趨多樣化的郵輪遊客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後續工程于2015年6月18日正式開工。

  郵輪港後續工程將新建2個22萬噸級碼頭以及平臺、引橋、客運大樓及廊道,擴建後,吳淞口國際郵輪港岸線長度將在目前774米的基礎上延伸至1600米,形成4個大型郵輪泊位。整體工程計劃于2017年底竣工,2018年正式投入運營,形成水陸聯動的4船同靠運營能力。預計在“十三五”期末,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一年將接待郵輪超過600艘次,接待遊客超過500萬人次,並有望躋身全球前三。

  針對客流和船流的加大,郵輪港也將進一步優化服務和監管機制,保證大客流的安全和通暢。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友農向記者介紹,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正全力推進“五個港口”建設:通過建設“快樂港口”,突出郵輪港口的旅遊設施服務功能,成為服務遊客便捷通關和愉悅出遊的快樂體驗港;通過建設“綠色港口”,發展岸電設施、綠色建築,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服務低碳生態經濟的綠色樣板港;通過建設“智慧港口”,實現智慧交通、智慧通關、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成為服務信息科技發展的綜合現代信息港;通過建設“示範港口”,在服務模式和服務標準上探索創新,成為服務郵輪運營和郵輪産業發展的行業標杆港;通過建設“共贏港口”,加強與郵輪公司、各訪問港、郵輪港口城市和口岸單位的合作,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的合作共贏港。相信“東方之睛”將會升級得更閃更亮,吸引全球郵輪業界矚目的同時引領全球郵輪發展進入中國時代。

  導覽: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地址:上海市寶山區寶楊路1號

  電話:400-858-0655(週一至週五9:00-17:00)

  交通:乘坐3號線至寶楊路站下車,轉乘附近公交51路、952路、寶山9 路、160 路、508 路、728路、寶山2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