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掛牌虹口區文物保護點

2017-07-26 09:15:3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四川北路一小富吉堂今掛牌虹口區文物保護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圖説:四川北路一小富吉堂今掛牌虹口區文物保護點 袁瑋攝

  許多人也許對何士德並不熟悉,然他卻是中國知名的革命音樂家、《新四軍軍歌》的作曲者。上世紀30年代,年輕的何士德來到上海,以革命音樂喚起全國勞苦大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並曾在虹口區郇光小學(現四川北路第一小學)教授音樂課。今天(25日),虹口區在當年何士德多次教授抗日救亡歌曲的四川北路一小富吉堂舉行虹口區文物保護點掛牌儀式。

  虹口區四川北路一小前身是郇光小學,1916年由廣東旅滬中華基督教會創辦的。學校裏有座老教堂富吉堂(又名:嶺南堂),當年學校舉行抗日救亡活動都在此舉行。何士德經常在這裡向全校師生教唱抗日救亡歌曲。為此,“富吉堂”納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名錄,今年6月被公佈為虹口區文物保護點。

  為了更好地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發揚革命傳統精神,虹口區文化局、區教育局、區文史館等部門和武警二支隊共同在此舉行儀式,紀念建軍90週年和緬懷革命音樂家何士德。儀式上,記者見到了當年曾聆聽過何士德演講的老校友郭達雄。他告訴記者,1950年何士德曾來到闊別了13年的虹口,重返他曾經兼授過音樂課的郇光小學,在學校的富吉堂向全校師生演講,講述了當年奔赴新四軍軍部參加抗日戰爭,為《新四軍軍歌》譜曲的情景。他還勉力學生們努力學習,將來為建設新中國作貢獻。

  在今天(25日)儀式上,來自武警二支隊的幾十名戰士在富吉堂前演唱了由陳毅元帥作詞、何士德作曲的《新四軍軍歌》:“光榮北伐武昌城下,血染著我們的姓名;孤軍奮鬥羅霄山上,繼承了先烈的殊勳……”重溫了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的歷程,參加活動的年輕戰士和青少年學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