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人收藏 創6項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2017-08-07 09:24:2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分享到:

  原標題:上海老人收藏數萬件糧票、舊説明書、老發票,創下6項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陽臺上,客廳裏,書房裏……但凡還有空間,哪怕是細小的夾縫,也被他塞滿了各種形式的收藏——革命樣板戲的黑膠唱片、上海老越劇演員的相片、半個世紀前的白酒瓶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比邵根才更細緻的人,恐怕不多見。

  他給包括自己在內的五個家庭成員分別製作了個人歷史檔案,每一本足足有7、8斤重,10釐米厚,內裏附著檔案所有人自出生至今的證書、資料,甚至是買過的玩具發票、家電説明書,看過的雜誌、小人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這是邵跟才自己製作的家庭成員檔案,裏麵包含了一個時代的各種民生痕跡。

  他還收集了3萬多張計劃經濟時期的産物——全國各地的票證,有偏遠至新疆的,也有小如指甲蓋般的,就連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人也未必全見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而這還只是他藏品中的九牛一毛。若要連捐給全國各地場館的8200件書信、報刊、票據和其他舊物、古董等個人雅好一併算上,恐怕一處一室一廳的房子是放不下的,沒有十幾、二十個小夥兒也斷然搬不動。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單單是小人書就已經藏了整整一個書櫃。

  如今,邵根才在家鄉奉賢的區檔案局有一個專屬的收藏館,裏面精選了他有關票證和家鄉歷史的珍貴收藏。其餘絕大部分藏品仍舊放在自己家裏。陽臺上,客廳裏,書房裏……但凡還有空間,哪怕是細小的夾縫,也被他塞滿了各種形式的收藏——革命樣板戲的黑膠唱片、上海老越劇演員的相片、半個世紀前的白酒瓶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這是邵根才收藏的一名越劇演員的照片,照片下面的箱子裏還有滿滿一箱。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這是《白毛女》的黑膠唱片,邵跟才家還收藏了《紅色娘子軍》等革命樣板戲劇照與黑膠唱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上海神仙酒廠的老瓶子,8個瓶子湊成一套“八仙過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這是一張1984年購買鼓風機的發票,而當時的電器説明書長這個樣子。

  每次看到這滿屋子的“歷史痕跡”,老伴沈慧娟總忍不住撇撇嘴,笑話邵根才“把好端端的家變成了庫房”。但熟悉二老的人都知道,這些寶貝中,相當一部分是32年前它們舉家從廣西遷回上海時,大包小包背回來的。

  用沈慧娟的話説,出生於上世紀30、40年代的他們,都是苦出身,不捨得扔東西。1958年邵根才參軍後,將部隊裏讀過的書,得過的獎章隨身攜帶。轉業後到過貴州、廣西兩地生活,也有心地把當時當地展現民生樣態的照片、票根留存了下來,成為日後家庭成員檔案裏的重要素材和史料。

  1985年回滬生活後,邵根才的收藏“癮”一發不可收拾。其時,正趕上國務院制定了《關於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糧食不再短缺,糧票派不上用場了。而其他票證也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計劃經濟時代走向尾聲。邵根才動起了組一本《上海昔日百姓票證》藏集的腦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每個週末早上,邵根才帶一個麵包,跨上摩托車就出發了。先是挨著老街一戶戶敲開門詢問、討要作廢的票證,還印了不少名片發給廢品回收員,央求對方幫忙留意。後來,乾脆就一家家去往當時上海各個區縣的糧管所,提出收藏的請求。當然,空手而歸也是常有的事,寄出給各個單位尋找票證的書信也大都石沉大海。

  前後歷時8年,邵根才總算組編了6部票證藏集,裏面涵蓋糧食供應證、飼料供應證、日用工業品購買證、副食品購買證等8大系列,以及上千枚五花八門的細分票券,如:花生票、芝麻票、鞋票、線票、味精票、衛生紙票、抹布票等等。它們是上海市民昔日生活的最好證明。

  除此以外,邵根才還得收穫了不少“意外驚喜”。1958年到1982年間全國各地最為奇特的票證基本在他手上——面額最小的糧票、油票、布票……面積最小的糧票等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這四張票證很有看頭。左上角一張西安市購貨券上寫著“一點”,什麼意思呢?就是實在不能再少了,“一點點”,無法用計量單位估量,足見當時百姓生活的艱苦。左邊另外兩張票證分別是一錢的糧票和蛋糕票。一市錢大約是5g重,換成糧食的話也就一小撮。而右邊的皂券為0.1塊,想像一下一塊本就不大的肥皂,再切下一小薄片,換給老百姓,恐怕洗不了幾次衣服。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這三張票證也是創下吉尼斯紀錄的。最上方是1963年上海市專為食品商店找零使用發行的糧票。在那個“錙銖必較”的時代,一小把糧也是糧,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找零券”。左下角的油票是1958年遼寧省一處糧食局發行的油票,油票的正面右上角印了5/1000,是千分之5斤的意思。右下角的煙票為0.1一張,換算下來相當於兩根煙。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這是面積最小的一張糧票了,大小就如同食指指甲蓋一般。保存起來甚是困難。

  因收藏了極小面額的票證達12類、20種,2009年邵根才的票證收藏被載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紀錄。此後,他又陸續創“收藏飼料購買證數量之最”、“個人收藏民生檔案史料(奉賢)數量之最”、“收藏糧食供應證版本數量之最”、“收藏糧食供應轉移證版式數量之最”、“收藏管理使用糧票的資料數量之最”五項紀錄。

  邵根才説,之所以收藏這些“民生檔案”,就是因為他們來源於民間,是人類歷史發展最真實的寫照。翻開邵根才任何一本收藏集,都會讓人有獨特的或是會心一笑的發現。40年前的一塊上海牌手錶、30年前的一張雪糕紙,抑或20年前的一本某一本畫報,足以讓你回憶起屬於自己的“那些年”。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邵跟才收藏的上海牌手錶,不僅有表本身,還有兌換的票證,説明書,商標等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上世紀70、80年代的老式雪糕包裝袋,吃完了雪糕,竟然還留著包裝,真是太存細了。

  題圖説明:邵根才先後249次向國內多家博物館、展覽館、收藏館等無償捐獻藏品,光捐贈證書就有一大堆。圖片來源:杜晨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