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戲曲名家在西北贏得喝彩

2017-08-08 11:22:3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戲曲名家“全樑上壩”海派韻味在西北贏得喝彩——滬寧兩地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藝術家深入生活主題實踐專場演出側記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在寧夏大劇院的演出中,谷好好與趙磊表演了崑曲《借扇》選段。祖忠人攝

  “原來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上海名家,沒想到今天站在了我們眼前。”8日7日,剛剛結束在寧夏大劇院演出的尚長榮、蔡正仁、谷好好、茅善玉、史依弘、王珮瑜、錢惠麗、高博文、華怡青、張華等上海藝術家,走進寧夏神華煤業集團報告廳,為企業員工帶來一台海派韻味十足的演出。記者在現場看到,舞臺被企業員工層層圍住,演出時不時被喝彩和掌聲打斷,儘管報告廳的硬體條件不如專業劇場,卻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

  前一天晚上,滬寧兩地戲劇梅花獎、白玉蘭獎藝術家深入生活主題實踐專場演出在寧夏大劇院舉行,京劇藝術家尚長榮在走上舞臺前説:“咱們來這兒,一來彙報,二來學習,三來取經。上海派出這樣的戲曲陣容,用京劇的行話説就是‘全樑上壩’。”兩場演出下來,“全樑上壩”的海派戲曲名家在寧夏收穫了滿滿的好評。

  此次在寧夏的演出是“循絲路花雨,弘東方之韻”上海藝術家主題采風交流活動四場演出中的前兩場。采風交流活動途經“一帶一路”沿線的三個城市———寧夏銀川市、陜西西安市以及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來自上海的戲曲藝術家在走進博物館、工廠車間、大草原進行采風的同時,會同三地藝術家為當地觀眾帶去豐富的節目。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告訴記者,上海戲曲人參與采風實踐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有的甚至推掉了手頭的活兒。吸引戲曲人的正是那份走出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理念。“活動搭建了一個平臺,讓上海不同劇種的演員們相互交流學習,並且攜手向西北地區的觀眾展示上海曲藝傳承創新的成績。與此同時,當地演員與上海演員也有機會深入交流切磋。”谷好好説,走到西北地區,走進更廣闊的生活,是文藝工作者所渴求的。“深入生活才能給戲曲人更開闊的視野,更新穎的理念,更廣闊的胸襟。”

  走進博物館走進企業,藝術家收穫大

  寧夏博物館是上海戲曲演員采風活動的首站,通過聆聽講解與參觀,演員們對當地的環境地貌、物産文化以及歷史發展有了一定的了解。京劇演員史依弘在一個胡旋舞石刻前駐足。胡旋舞在唐朝曾風靡一時,據説楊貴妃就非常擅長胡旋舞。而京劇《貴妃醉酒》《太真外傳》等講述的正是唐代的故事。石刻中唐代舞者曼妙的舞姿吸引了史依弘的目光。她説,戲曲演員需要走出排練場或舞臺。“京劇劇情有許多取自歷史故事,演員對於一齣戲的了解不能僅僅來自於劇本、書籍,能有這樣跨越時空的交流,或者到戲曲故事講述的地方參觀,能更好地進入角色演好人物。”

  剛到寧夏那晚,史依弘沒顧上休息,去“鎮北堡影視城”走了一遭。她特地來到這個充滿西部特有的黃土味兒、充滿蒼勁氣息的地方,為新戲《新龍門客棧》尋找感覺,也從中體會京劇裏那份雄渾的歷史質感———古老的城墻,黃沙撲面,烈日當頭。這正是京劇《楊門女將》中“風吹驚沙撲人面”的韻味。

  昨天的演出在報告廳中舉行,這樣的場景對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來説並不陌生。滬劇活躍在不同的演出空間,時常走出舞臺,有的演出連臺上台下的邊界也很模糊。但像這樣帶著本土的滬劇走出上海,讓她興奮。“滬劇表達的內容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區,大西北的內容不多,但是戲曲人不應該把自己框死。”她説,“今年《鄧世昌》在寧夏大劇院演出,當地觀眾就非常喜愛。”茅善玉説,也許有的演出場所受制于設備條件,難以展現戲曲的整體之美,但是和觀眾近距離面對,極強的互動感更有利於傳統戲曲的普及與“吸粉”。

  這不是茅善玉第一次來西北,她與西北結緣也源於一次采風經歷。為了創作滬劇《敦煌女兒》,茅善玉曾多次到敦煌實地采風,並沿著絲綢之路一路尋訪。“剛開始沒經驗,起風了還張嘴説話,結果滿嘴的沙,下意識去喝水漱口,結果水杯裏又都是沙子。”茅善玉説,不到實地親身體驗,全憑資料與想像去理解主人公樊錦詩堅守敦煌的偉大與艱辛是不可能的。

  除了唱戲演戲學戲,傳播切磋同樣重要

  “戲曲,傳承與傳播同樣重要,除了學戲唱戲演戲,更要走到有人的地方去傳播。”京劇演員王珮瑜説,對他們這一代年輕戲曲演員來説,較少有機會與來自不同劇種、不同年齡段的同行一同交流、切磋。“藝術家時常走出自己習慣的環境,除了能夠傳播藝術之美外,也能滋養藝術家本人的修養,促進藝術門類的發展。”在前天晚上銀川的首場演出中,上海與寧夏兩地的藝術家同臺獻藝,西北藝術家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秦腔藝術給上海演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珮瑜認為,這樣的活動讓演員與演員之間,劇種與劇種之間,形成了很好的交流與切磋。“京劇能夠成為集大成者,正因為其海納百川,從善如流。”

  上海評彈團團長高博文在演出中不僅表演評彈節目,還是主持人。在他看來,上海帶著地方戲等各類戲曲藝術形式前來,一方面,讓大家看到了曲藝形式的豐富性;另一方面,與當地曲藝形式的交流也有利於豐富上海藝術家的藝術理念,做大自身的格局。“説到評彈,大家第一印像是小家碧玉、風花雪月,但其實評彈的表演空間很大。想要打破自己,講述宏大的中國故事,光有原來的表現形式肯定是不夠的。海派戲曲一向海納百川,相互借鑒,我們完成了本土戲曲之間的交流,也要走出上海、博採眾長。”高博文認為,要為戲曲找到新的表達,不能只是紙上談兵,簡單地將原來的東西套上一層新的外衣。讓婉約的江南絲竹“吹一吹”塞上的風,讓藝術家走進生活,扎進生活,才能創作出接地氣、有説服力的作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