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成全國最具安全感的旅遊城市

2017-08-08 13:28:17|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深夜擼串不緊張 上海憑什麼是全國最具安全感的旅遊城市?

  誰是中國最有安全感的旅遊城市?數千名遊客用“腳”投票給了上海。近日,由攜程旅行網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由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社會治安、遊客友好度、交通安全、醫療水準和旅行社服務等8個項目組成的旅遊安全評價體系中,上海以61%的得票率拔得頭籌。

  那麼,中國旅行者為何如此重視安全話題?上海的景區、景點和旅行社是如何保障遊客安全和優質旅遊體驗的?老外在深夜的上海喝酒擼串又是怎樣的感受?

  金牌導遊:外國遊客為上海“點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攜程境外部領隊龔潔。

  導遊17年、領隊7年的職業生涯裏,龔潔印象最深刻、感受最驚險的就是去年7月親身經歷的土耳其軍事政變。當時,她正要帶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機場轉機回上海,當地時間16日晚上10點抵達後發現所有飛機都都停飛了。“坦克車開進了機場,不斷有民眾衝進來示威,機場旁邊不遠處還有很響的爆炸聲,整個團都嚇壞了。”她説。

  近年來,包括土耳其在內的許多境外旅遊目的地國家的安全局勢都比較緊張,接連的恐怖襲擊更是讓英法等歐洲多國也跌出了熱門的出境榜單。2015年尼泊爾強震、2016年印尼龍目島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事件,以及2015年韓國長達200多天的MERS疫情等公共衛生事件都重創了當地的旅遊業,也將國人對旅遊安全的重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余敏敏從2007年開始做日本遊客入境遊,主要在上海帶團。她説:“即便是挑剔的日本遊客,對上海的旅遊接待環境的滿意度普遍也是比較高的。”前一段時間上海一個旅行團在意大利整團行李被竊,在她看來,這樣的事情在上海幾乎不可能發生。首先上海的旅遊大巴管理都比較規範,司機就算吃飯視線也不能離開車,並且大巴上也安裝了攝像頭。此外,上海的社會治安也比較好,道路監控系統覆蓋面廣,熱門旅遊景點附近如果發生盜竊案件,嫌疑犯也會很快被抓住。

  余敏敏表示,上海旅遊景點的接待服務也很人性化,應對大客流的機制非常完善。尤其是小長假、黃金周大客流的時候,旅遊部門會提前發佈預警,並公佈實時客流數據,到達限流“紅線”停止售票,這些都能很好地保障遊客安全和良好的旅遊體驗。

  環球旅行家:去中國推薦先去上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環球旅行家姚舜。

  姚舜是一名環球旅行家,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正在伊朗首都德黑蘭。2016年1月,姚舜第一次環遊世界80天的時候,初出國門第一個去的就是尼泊爾,結果陸路入境的第二天,必經之路就泥石流塌方了,整座山塌了一半,把山下的村莊都掩埋了。而在土耳其的時候,由於拍下了黑酒吧的門面,他還被當地黑幫的四五個保安追打過,回憶起來都非常驚險。

  “上海的地理位置很好,很少有什麼大的天災,連這兩年的颱風都是過境而不登陸,這一點非常有趣。”姚舜説,“在上海,每一個地鐵站都有安檢設備和專職的安檢員,這給人一種很強的安全感。”

  環球旅行的過程中,黑頭髮黑眼睛的姚舜經常被老外問“中國到底怎麼樣?”雖然是江蘇人,但因為過去經常往來上海,所以姚舜對上海非常熟悉,他也總會推薦老外把上海作為他們探訪中國的第一站。因為上海是老外最熟悉的中國城市之一,這裡熱鬧繁華卻又一切井然有序、文明規範。“我會推薦他們去外灘走走,那裏的維持秩序的警察很多,但不會影響遊客觀光。”他説。

  在滬外國人:半夜出門也不怕

  意大利人Raleita來中國13年了,在上海經營一家餐廳。“決定來中國來上海時,我的不少意大利表示不理解,他們聽説上海這裡不好,那裏也不好,人們還吃狗肉,但是在這裡生活之後我告訴他們,這些想法完全是錯誤的。”他説,在上海,女孩們可以身著迷你裙高跟鞋,淩晨兩點從酒吧出來,在公交車站或者打計程車回家。深夜時分,Raleita也經常會和中國朋友、外國朋友們一起去小巷子裏的大排檔喝酒擼串,幾乎不會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申花球員莫雷諾同樣對上海的治安環境非常滿意。他曾經在阿根廷、哥倫比亞、法國踢過球,覺得上海的治安條件是最好的。“晚上十一二點出門買東西我們也從來不擔心安全,上海的便利店很多很方便。”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網紅”的德國小胖子阿福。

  “網紅”的德國小胖子阿福同樣為上海旅遊豎起大拇指。2007年他第一次從德國來中國旅遊,2012年來上海讀書,現在和中國太太結婚定居上海。“即使是在德國的一些大城市,晚上12點出門也是怕怕的,但是在上海我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

  阿福説,上海的旅遊業非常發達,吃購行遊購娛每一個要素都很完善。他去過東方明珠、靜安寺等景區景點,很多都不需要排隊買票,網上購買現場刷個二維碼就可以了;市政交通很發達,地鐵有很多線路,熱門景點都能地鐵直達,遠距離的可以手機約車,近距離的騎個共享單車就能到;上海還是個消費天堂,大型的綜合性商場隨處可見,吃飯、購物、看電影甚至”馬殺雞“全部一站式,非常方便。

  社科院專家:旅遊安全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鋒認為,旅行者對一個國家、一個城市安全程度的判斷,更多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印象,並且容易受到近期安全事件與新聞輿論的影響,特別是恐怖活動、重大自然災害、惡性犯罪行為、大規模傳染病等,最容易影響旅遊者對安全的判斷。目的地民眾不友好、宰客坑人、政府機構低效腐敗等,也是中國遊客認為的重要“不安全因素”。

  “其中,三個要素給旅行者的感受更直觀:社會治安、居民友好度、政府效率。”楊彥鋒指出,考慮到巨大的人口基數,中國的刑事案件發案率在全世界來看是比較低的。其中,上海的刑事案件,尤其是嚴重暴力犯罪案件更低,這形成了人們對其治安環境的積極印象;其次,上海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居民素質和開放程度、友好程度普遍比較高,讓國內外的遊客都能感受到賓至如歸;最後,這兩年上海強調“精細化管理”,旅遊業都比較規範,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政府反應和處理的速度也都很快,再加上上海的交通、醫療水準都比較高,才能贏得現在如此高的評價和認可。

  攜程旅行網的數據也證明了上海的“安全感”。攜程全球SOS(支援和服務)系統上線半年以來,在全球收到醫療、盜竊、意外事故等求助500多起,82%發生在海外,在國內很少。作為熱門旅遊目的地,上海地區發生的SOS求助為0起。此外,上海是國內旅行出保率最低的城市,同樣可以從側面説明旅行者對上海的信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