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來,老工業時代留下的“黑土地”底色慢慢卸下,一批工廠、堆場等變身博物館,互聯網、大數據、智慧製造等對轄區的經濟貢獻度和品牌貢獻度逐年提升——— 寶山:鋼渣開花,求變催生轉型文化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2011年10月開港,只用五年時間,就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本報記者趙立榮通訊員鮑瑄攝
2010年以前,顧村是一個鎮名;現在,顧村就是櫻花。2011年以前,吳淞口是歷史上的“重洋門戶”;幾年後,這裡成了當紅的亞洲第一郵輪母港。2012年,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把寶山區列為“中心城區拓展區”;2016年,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把寶山區劃入了主城片區。
上海外環帶上的這個區處在“風格養成期”,形象變換幅度很大。寶山區委書記汪泓總用“無中生有”來形容本區的轉型歷程:寶山轉型就像鋼渣開花,因為求變,所以大膽,因為求變,形成了獨有的轉型文化。
博物館裏的轉型時間線
博物館是時間的日記,收藏著城市的生長故事。寶山區現有各類文博場館和設施35家,超過一半成立於最近五年,這些場館足以串起一條轉型時間線。
很多消失的工廠、堆場、倉庫,變成了博物館。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原址是廢棄鋼渣堆場;玻璃博物館的前身是玻
璃廠,造紙博物館則脫胎于一家造紙廠;由汽車零部件公司老廠房改造而成的上海國際工業設計中心,成了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和上海陶瓷科技藝術館的所在。
佔地26平方公里的吳淞工業區曾是上海最不環保的地塊,地塊南端的工業大戶上海鐵合金廠十多年前停産,原址上建起上海國際節能環保園,工廠遺留的廢舊鋼鐵由藝術家設計成一座座鋼雕。工廠四號倉庫修舊如舊,墻面紅磚一塊塊拆卸清洗再重新砌上,變作吳淞工業區展示館。
150多家工廠、10萬産業工人如何在PM10超標150%的空氣中工作、生活,如何經歷産業滑坡、市場蕭條,高能耗高污染企業如何關停並轉,環境污染指標如何死守底線……館長王捷健説:“什麼叫轉型陣痛?看過這裡就明白了。”
不獨博物館群,整個寶山區的文化建設都有濃厚的轉型印記。顧村公園短短幾年躋身申城春遊“打卡”必到行列,正是顧村鎮域面貌快速變化的注解。
熱演原創滬劇《挑山女人》誕生於寶山區,也與該區加大文化投入,追求軟硬體“同步更新”的舉措不無關係。汪泓説:“文化是提氣的東西,能凝聚人心,它和經濟社會的轉型共同塑造著新的寶山。”
“無中生有”的轉型工程
博物館收容過去,也安放現在和未來。坐落在顧村公園東南角的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展出“前城市化”時代的民間記憶———那是非常具有寶山區域特色的。但寶山區地界還有一批“很不寶山”的文博場館設施,比如機器人博物館、3D列印文化博物館、疊·Up美術館———對於人們印象中那個塵多路遠的寶山區來説,它們似乎太“潮”。
寶山區如今的産業結構給人同樣的印象,新産業體系如互聯網、大數據、智慧製造、新材料等對於轄區的經濟貢獻度和品牌貢獻度逐年提升。如今,寶山區是全國首家“中國産業互聯網創新實踐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新材料)”。
“老工業區要‘脫胎換骨’,必須敢於解放思想。表面上看,我們發展互聯網等新興産業是‘無中生有’,但我們不是沒有基礎,更不是沒有需求。”汪泓表示,興盛了幾十年的製造業是寶山區的優勢,後發的互聯網根植於此,主打“産業互聯網”,抓住製造業升級的窗口期,“老樹發新枝”,“我們聚焦‘互聯網+鋼鐵’,依託寶鋼等大型國企,建成上海鋼鐵交易中心、歐冶雲商等重大項目,現在寶山區是全國最大的鋼鐵電商平臺集聚地。”
重頭轉型工程———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也是“老樹發新枝”。吳淞港口原址是停靠拖輪和駁船的炮台灣水域船舶基地,郵輪港2011年10月開港,只用五年時間,接靠國際郵輪1000余艘,接待出入境遊客600萬人次,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港口資源稟賦搭上國內旅遊消費升級快車,轉型引擎一點即燃。
“主城片區”的轉型預期
寶山區在上海城區的定位一直在變。在1999年發佈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寶山區是中心城之外的11座新城之一;2010年制定的上海市“十二五”規劃,把寶山區定位為“中心城區拓展區”;去年公開徵求意見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第一次把寶山區納入主城區統一管理。
這對寶山城區的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華麗轉身”説來容易,實踐起來卻需要一年又一年的時間投入。汪泓説:“寶山區面積大,城區情況複雜。有南大、吳淞這樣需要整體整治和規劃建設的大型地塊,也有城市化進程中新生的社區類型,比如農村散居社區、拆遷安置社區、經濟適用房社區等,對公共資源配置、城區環境保護、社會精細化治理的要求很高。”
佔地6.3平方公里南大地塊早在2012年就啟動整治,歷經一個“五年”時期,老工業時代留下的“黑土地”底色慢慢卸下。到今年6月底,南大地區央企、市屬國企68個權證地塊有58個完成徵收簽約,騰地36個地塊。今年以來,在完成2934畝集體企業和668戶一期居農民徵收和交地的基礎上,南大二期、三期居農民徵收工作也已啟動,計劃今年年底完成簽約收儲。
騰出舊的,才能裝下新的。據悉,南大地區按照生態治理、功能開發協調並進,今後將是“外圈綠地、中圈安置房、內圈商務區”的現代化城區。吳淞工業區將按照産城融合、城市更新、文化先行的思路,改造成為功能複合的“吳淞産業新城”,目前結構規劃已形成中期成果,年內力爭完成報批。
一批新的文化場館又將出現,繼續存儲轉型記憶,比如上海櫻花大劇院、上海長灘音樂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