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局面下防控 金融風險的難度在加大

2017-08-28 13:38:23|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銀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主席于學軍在出席新浪財經主辦的“2017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時表示,中國金融風險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比如,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力推進,宏觀調控的難度明顯加大。此外,金融監管的能力建設,跟不上金融業整體發展的變化與速度。

  于學軍表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長期持續的貨幣信用鉅額投放,是金融風險積累的重要外部環境。“為了抗擊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巨大衝擊,當時中國政府緊急出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刺激性經濟政策,旨在擴大固定資産投資規模以拉動日漸乏力的經濟增長。這當中,最出名的就是‘4萬億’固定資産投資計劃。”

  金融危機後,中國經濟面臨的發展環境與危機前已大相徑庭,並持續承受著長期的經濟下行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出臺了多方面的宏觀調控政策,旨在穩定經濟增長。

  截至去年末,中國廣義貨幣M2達到155萬多億元,是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前的3.8倍。2016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産總規模達到232萬億,而2007年末約為53萬億。

  于學軍強調,縱覽全球金融發展史,任何國家、任何時候發生的金融危機,均為在此之前貨幣信用的過度膨脹所為,都有一個貨幣信用長期持續擴張並不斷積累的過程。而一旦引發資産泡沫化並使通脹壓力快速上升,貨幣信用擴張也就走到盡頭,甚至難以為繼。隨之而來的緊縮性政策,往往又是刺破資産泡沫的重要外部因素;而資産泡沫一旦破滅就會引發連鎖反應,並常常成為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端。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大力推進,致使中國的金融體制、金融市場日趨複雜,宏觀調控的難度明顯加大。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金融業開放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方向,但客觀上卻使境內外市場聯結起來,造成人民幣匯率、利率等的影響因素增加,難以自如地施展調控政策。同時,銀行業等金融機構在業務結構、資産負債表管理上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管理難度隨之加大。

  金融監管的能力建設,跟不上金融業整體發展的變化與速度。由於貨幣信用持續鉅額增加和膨脹,必然反映到銀行業等金融機構的資産負債表中,資産負債表迅速擴大,並使業務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而這種業務、新産品層出不窮又花樣百齣,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為了逃避調控和規避監管,即所謂的“監管套利”。而我們的監管部門往往跟不上金融機構無窮無盡的創新變化,監管能力建設不足。

  移動互聯網與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中國的信息化水準大幅提高,政府的管控能力面臨嚴重挑戰。科技滲透到金融業,或金融業使用科技手段,兩者的結合發明瞭一個新的詞彙,叫作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或互聯網金融常使金融活動脫離開原有正規金融的範疇,擴展到社會各行各業並廣泛推廣使用。最典型的是第三方支付和P2P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地大量涌現。其中,一些非法集資活動對此加以利用,比互聯網普遍應用之前的非法集資活動滲透力更強、危害性更大。(金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