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平移工序將正式啟動

2017-08-29 09:13:0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平移工序9月2日將正式啟動

  上海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平移工序,將於9月2日正式啟動,大殿將借助現代平移技術向北位移30.66米,到位後頂升1.05米,為了保證原始原貌,內部佛像及文物也將同步完成平移,這在國內建築史上尚無先例。這也是在工程東區、西區相繼完成後,中區施工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説明:玉佛禪寺大雄寶殿平移工序9月2日將啟動來源:上海建工四建集團

  據悉,大雄寶殿是玉佛禪寺第二進殿堂,矩形平面東西向24米、南北向18.34米,殿高18.2米,佔地面積約450余平方。玉佛禪寺大雄寶殿自2017年5月18日封閉以來,日前已完成了全部結構加固修繕及平移準備工作,9月2日上午10時平移正式啟動,當天計劃平移2米,之後計劃每天平移6米,頂升階段每天頂升0.3米,整個平移頂升工作預計在兩周內完成。

  不過此次平移與十年前著名的上海音樂廳平移不同,音樂廳的磚混結構使整個平移過程類似于推一個“箱子”,而大雄寶殿木結構不生根的特點使其過程類似于推一張“桌子”,“桌子”下方還需帶著所有佛像、佛臺一起移動,過程中如何保障整體結構和佛像文物的安全,對於施工方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據了解,在施工過程中,施工方要解決大殿木結構的加固、木柱的托換、大型佛臺的托換以及佛像文物的保護等難題。施工方四建集團在施工過程中採用基於多源數據的既有建築數字化建模技術。大雄寶殿雖為單層建築,但結構架構錯綜複雜,陳列佛像神態各異,單一掃描方式無法兼顧建築外部龐大的數據量和內部高精度細節的要求。為此,四建集團運用了三維鐳射掃描、近景測量、無人機航攝影像等技術,對大雄寶殿進行快速掃描,採用數據融合技術實現2D和3D影像的融合,對三維場景精準復原,同時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及其他數字技術,立體再現大雄寶殿的原貌,更好地促進對於古建築及既有建築的研究和展示。

  另外四建集團還研發了互聯網+移位遠程智慧監控平臺,將平移頂升過程中的設備運行狀態、施工狀態、安全監測等各類數據進行整合併可視化,將數據驅動模型技術與BIM模型相互關聯,通過手機網頁等端口即可遠程實時監測大雄寶殿移位進度和狀態,為現場動態管理提供便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