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寒門學子 滬上高校出臺有力舉措

2017-09-13 10:22:10|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助寒門學子順利入學,滬上高校出臺有力舉措 學生資助更精準,杜絕“校園貸”

  眼下是大學迎新季。來自雲南省尋甸縣的大一學生袁小歡,僅帶了900多元的生活費來到上海,而這已經是她們家能夠籌到的所有的錢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學校專為寒門學子註冊報到而專辟的“綠色通道”,袁小歡不僅立即獲得了學校安排的勤工助學崗位,還被告知,可以先預支3000元工資。“聽老師説,通過勤工助學,我每個月大約有五六百元工資,這相當於把一學期的工資先預支給我們了,好開心!”這暖心的一幕,發生在今年華東理工大學新生報到時。

  大學開學季,對很多寒門學子來説往往意味著經濟壓力的高峰期,各項支出很多。

  為確保新生順利入學,今年開學前後,滬上多所高校紛紛行動,出臺有力舉措,提供精準資助和精準幫扶服務。不少高校還出臺組合拳,有針對性地預防新生陷入不良“校園貸”的風險。

  多個資助項目同時啟動,勤工助學工資可預支

  本週是同濟大學2017級本科新生入學的第一週。記者從該校獲悉,新生入學一個月內,面向新生的助學金、補助、物資補貼等一系列資助項目就會密集啟動。據測算,特困生人均資助額將達4000余元;大一一學年,學生通過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等多個資助項目,獲得的人均資助額可達1.4萬元,覆蓋新生上學所需費用的七成至九成。

  不少高校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各種幫助,在錄取時就已經開始逐項落實了。

  今年,復旦大學開闢了多條通道。學校在招生宣講時就同時進行助困宣講。錄取後,學生就可通過學校招生組、“綠色通道手機熱線”等方式,以及通過新生輔導員申請報到路費補貼。此外,學校要求所有學生入學前通過迎新系統填寫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以便及時了解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定制個性化資助方案。

  截至今年8月中旬,復旦大學已向94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寄去了路費補貼,資助對象覆蓋23個省區市,其中包括了西部地區所有12個省區市。

  華東理工大學今年共有4200余名新生。為了幫助家庭困難的新生順利註冊,今年,除了暫緩繳納學費、提供應急幫困補助以外,學校還推出“勤工助學工資預支計劃”。像袁小歡這樣的新生,經過簡單申請,就能預支3000元工資。

  “預支工資不但能減少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校後陷入不良校園貸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督促他們自立自強。”據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胡寶國介紹,這些預支的工資,學生可以用三年內的勤工助學工作進行抵扣。據悉,今年這項政策惠及全校約300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

  華東理工今年總計為新生提供了近千個勤工助學崗位,並將免費組織勤工助學上崗培訓及電腦知識培訓,保障新生入學即可上崗工作。

  從保障型資助到發展型資助

  關愛、幫助寒門學子,滬上高校的資助理念也在發生變化:從過去的保障型資助,逐漸向發展型資助轉變。

  從一名在山區長大的高中生,到如今馬上要開啟在大城市上大學的生活,新生可能面臨的不適應和心理落差,如何消弭?在上海交通大學,新生“築力”體驗營的推出,就為不少學生提供了一個“過渡期”。

  “加入新生體驗營後,我拿到了愛心機票,讓從來沒有坐過火車、飛機的我來到了上海。”來自四川雅安的新生李施瑾在分享自己加入體驗營的感受時説,讓她尤其感動的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志願者深夜在虹橋機場接機,讓她感到了溫暖。“段力教授50多歲了,他是一名海歸,在薄膜與微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作。他的科研如此忙碌,可因為接我那天飛機晚點,段教授前後等了3小時,淩晨一點半把我安全送到了宿舍。”

  激發團隊精神的體驗式培訓、充滿趣味的龍舟賽及高空體驗、勵志演講比賽、勤工助學崗位培訓、志願服務……這也是上海交大為貧困新生提供的支持。今年,共有120余名新生在開學前一週報名參加“築力”體驗營,多維度多視角地融入交大生活。上海交大學生事務中心陳恩桃老師介紹,今年“築力”體驗營更加側重於培養新生自立習慣,鍛鍊自強精神。體驗營向新生詳細解讀交大各類資助政策,安排自強自立勵志人物講座、勤工助學上崗培訓、預申請勤工助學費用、團隊及個人能力訓練等,為新生更好地走上自強自立道路提供有力支持和幫助。

  在復旦大學,“助力成長計劃”五大平臺的搭建,也保障了寒門學子在校期間能獲得全面、個性化的培養。比如,通過“社會實踐平臺”,每年將有近400人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赴全國各地開展支教助醫、校園宣講、創新調研等實踐活動,反哺家鄉、服務社會;通過“視野拓展平臺”,學校每年資助15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赴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地交流學習,引導學生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中國青年形象。

  安全教育前移,多管齊下杜絕不良“校園貸”

  確保新生報到期間的人身財産安全,是各大高校共同關注的熱點。尤其是今年,高校將防範意識教育和安全保障工作前移,通過線上線下立體化全方位推進的方式,為新生織牢校園安全網,多管齊下杜絕不良“校園貸”。就在今年開學前夕,教育部明確要求,為了避免部分大學生因為高消費而陷入“校園貸”泥潭,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為了滿足學生金融消費的需要,鼓勵正規的商業銀行開辦針對大學生的小額信用貸款。

  在上海財大,今年共有174名新生在家庭所在地申請了生源地助學貸款。入學後,學校還將組織開展校園地助學貸款的申請工作,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安心學習。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迎新現場,學校專門佈置展位,宣傳銀行的合法校園貸款産品。在上海理工大學,學校也通過線上、線下宣傳,開展針對新師生的“安十條”教育,內容主要涉及防“校園貸”、防傳銷、防火防盜防詐騙等。

  不少高校保衛處都發出提醒,新生要增強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不參與不明“校園貸”兼職,避免被部分借貸平臺不法分子冒充“熟人”“同學”等説服,繼而加入“校園貸”推廣或代理行列。

  滬上高校特地提醒新生,新生若有臨時資金需求,應通過補助、勤工儉學等正規渠道解決,不輕易相信短信、小廣告等發佈的貸款消息。一旦遇到還款壓力或遭遇暴力催債等問題時,應及時向學院、家人尋求幫助,必要時向學校保衛處或警方求助,切勿採取極端解決辦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