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年浦東“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探索最鮮活的科普方式 詩意,讓科普增添別樣韻味
2017年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以“詩意科普”為主題,通過對傳統中華詩歌的科學詮釋,增強科普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本報記者劉棟攝
桃花灼灼,仙樂流淌,情思飛揚。昨天,詩意科普———2017年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儀式在位於浦東臨港的上海建橋學院舉行,從詩經、四大發明的詮釋到“蛟龍”號與“彩虹魚”的探索和開拓,感性的詩歌與理性的科學在這一刻相融。
科學家、企業家、學者以科普的名義匯聚一堂,科普對他們來説有著不同的內涵,也帶給他們不同的經歷,但他們都在尋找與科學起反應的新“化合物”,也探索屬於自己的最鮮活的科普方式。
詩詞中處處留有科學的痕跡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昨天的活動現場,一群可愛的孩子朗誦著詩經中的《七月》。七月是炎熱夏季的開始,怎麼就“流火”了?原來古代的七月是現在秋天的開始。
“詩歌和科學有先天性的聯繫,很多詩歌,不用科學的精神去分析,僅僅靠文字解釋,是無法真正理解的。”上海江東書院創始人、中國十大國學公號“寶寶念詩”創始人韓可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
在他看來,詩歌是人對世界的感受,科學是人對世界的思考。在人與世界的接觸中,感受和思考是分不開的,所以詩歌和科學這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物,首次以組合的方式被一道提起。
如果不知道溫度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你就讀不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不了解季風的吹拂方向,就不理解為何“春風不度玉門關”;不知道長江在唐代的出海口在揚州,就會覺得“春江潮水連海平”是詩人想像中的海天一色,事實上這卻是實筆。
詩詞中處處留有科學的痕跡,比如舞臺上剛表演完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胡宏林就點出,文天祥的《指南錄》也有科學:“指南二字就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有關。”
中國人用詩歌記錄世界的情懷,時至今日都沒有消弭。韓可勝認為,閱讀詩歌也是學習科學的載體,比起拿出一本詩歌集,從頭到尾死記硬背,不妨到現場去,認識詩歌中的科學或者科學中的詩意,“如果老師要教‘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應該到荷花池邊教學。”
科學家將科普玩出新花樣
啟動儀式上,一首《蔚藍之城》的現代詩觸動了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蛟龍”號副總指揮崔維成的心。對科學家來説,科普是天職,他卻從科普工作中獲得了另一種回報———上海彩虹魚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從民間獲得了資本,民營企業家願意為未來“押注”,與早些年“蛟龍”號深潛器在他們心中播下的種子分不開。
2007年,崔維成牽頭,聯合科研人員寫出了科普讀物《走進深海大洋》,將海底世界的瑰麗與人類的探索告知公眾,這是相對傳統的科普方式。不久前,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挂上了上海科普基地的牌子,崔維成説,這座科普基地本身就是科學家們工作的地方,參觀者看到的不是模型和講解員,而是實實在在正在研發的設備和科研人員。
抱著好奇心而來的參觀者,深淵中心一天要接待二三十人。那如同河豚一般的深潛器形象以這樣的傳播方式深入人心。
作為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重頭戲之一,由彩虹魚員工親自布展的“三生三世,22里深海”載人潛水器歷史展昨天在彩虹魚深海科普體驗基地亮相,許多人又會在這裡接觸到深淵科學。這種將科普知名度轉化為經濟價值的科普模式,毫無疑問將促使一批科學家熱心科普,將科普玩出“花樣”。
從科普論壇起步,打造科普社區
現在如果誰還不知道TED演講,或許真的已經落伍了,10至15分鐘的演講使TED從1000人的俱樂部變成了一個每天10萬人流量的社區。去年,在浦東新區也出現了這樣TED演講模式的科普平臺,這就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發起,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辦,以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為基地的公益科普論壇———墨子沙龍。
墨子沙龍成為科學家的一個發聲平臺。在社會廣泛討論中國該不該建大型粒子對撞機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走進沙龍,闡述中國應該建大型粒子對撞機的若干理由;當萬眾期待的《猩球崛起》迎來第三部時,墨子論壇又緊跟熱點,討論起人、猿、猴三者之間的關係;“全國科普日”上,墨子沙龍組織了一場創新大會,八位頂尖科學家暢談腦科學、人工智能、天體物理……
如今,以墨子沙龍為平臺,講座、視頻、網絡公開課、科普訂閱號等多種方式的科普活動相繼開展,搭建起一個人氣十足的科普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