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明開幕

2017-08-24 09:02:3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2017上海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明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 聚焦人工智能成果 科普讓生活更美好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四化”盛會打造科普新模式

  2017上海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圍繞“科普——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聚焦雙創、凸顯科普、展示創新、構建平臺、打造品牌,舉辦具有專業化、國際化、社會化、規模化特點的盛會。

  上海科博會旨在通過搭建傳播展示平臺,引導更多創新主體展示創新成果、傳播創新理念,促進公眾理解科學;搭建轉化交易平臺,匯聚創新成果及其孵化、轉化和交易信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市場化;搭建互動體驗平臺,凸顯科普演繹,形成“展覽展示培育科普産業、科普産業反哺科普事業、科普事業助推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普工作新模式,助力本市公民科學素質的有效提升,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自2014年至今,上海科博會已成功舉辦三屆。

  坐上無人駕駛的觀光車,逛一逛高科技“大觀園”;穿上酷炫的外骨骼機器人,瞬間變身能提起千斤重的大力士;360度閃閃發亮的LED“智慧樹”竟能開口説話,回答每一位觀眾的“十萬個為什麼”……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作為指導單位,市科協、市文廣局、市科委、上海科技館共同主辦的2017(第四屆)上海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將於8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本屆上海科博會,將徹底顛覆人們頭腦中的“科普印象”——展板、講座、論文,取而代之的是時尚吸睛的高科技展臺、貼近生活的新技術“大百科”、“秀色可餐”的科技大咖秀、百餘場勁爆的科學路演、蘊藏著數億元商機的科普産品洽談。

  以“科普——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本屆展會,在22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間內,共設“知科技”“知生活”“知未來”三大主題展區,匯聚了中、美、法、日、俄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350余家科技類企業、科技園區、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參與,展品數量達3500余件。

  可體驗無人駕駛汽車和“機械衣”

  今年的上海科博會聚焦最令人期待的“下一站”美好——人工智能。國務院發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中國人工智能三步走”戰略目標,人工智能將成為我國新一輪科技和産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2017上海科博會以人工智能為主線首次聚焦人工智能領域,匯聚了一大批上海人工智能的企業、專家,面向市民科普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和科學理念,為上海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營造氛圍。

  人工智能,距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走進科博會,人工智能時代的未來生活,近在眼前!一戰成名的“阿爾法狗”,還只是個圍棋高手,並不能為普通生活帶來實惠。如今,最能被直觀感受到的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網聯車,則將讓你駕車出行無憂,行車安全無虞。國外的通用汽車、特斯拉、谷歌,中國的上汽、一汽、百度等汽車巨頭或是新銳互聯網公司都進入了無人駕駛網聯車的領域。

  在此次科博會現場,觀眾有機會親身感受一下全球各大公司都在“逐鹿”的未來人工智能汽車。一款無人駕駛的觀光車,將會把科博會外場當作一條運營路線,自動停靠一個個“站點”。它就是位於嘉定的智慧網聯車(上海)試點示範區全封閉道路上測試的無人駕駛網聯汽車,將從嘉定開往上海展覽中心,成為此次科博會的一大亮點。

  下肢殘疾,穿上一套“機械衣”,就有可能重新站起來,出門散散步;中風癱瘓,套上“鋼鐵甲”,就有可能擺脫病床,出門買買菜……科博會現場,電影《鋼鐵俠》中的神奇真實上演,來自上海傅利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外骨骼機器人,令人大開眼界。這種將機電一體化、生物力學、人體傳感網絡、步態分析等多領域科技融合而成的外骨骼機器人,能夠“感知”患者在步行中的變化,“思考”患者的意圖並通過電機幫助患者“執行”步行動作。

  與外骨骼“機器人”一道參加科博會的,還有一大波産自張江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它們或從事教育,或能陪伴家人,功能五花八門,在科博會張江展區上,組合而成最搶眼的機器人矩陣,充分展現出張江人工智能産業的強勁實力。

  科博會還吸引了海爾、海信、創維、三星等國內外家電品牌展示其最新的智慧家電産品。這些産品與一般家電的區別,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作為國內互聯網巨頭,百度也格外看重科博會品牌,將在科博會上視頻首發一批智慧産品,值得期待。

  我國第一個智慧無人收銀小超市“繽果盒子”也將亮相科博會。去年8月,繽果盒子在廣東中山地區開設第一家門店。今年6月,繽果盒子與歐尚合作入駐上海,打造了一家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繽果盒子的購物流程並不複雜:顧客進店需要掃描二維碼,選好商品後將其放置在收銀臺檢測區,檢測區自動出現收費二維碼;顧客通過微信或者支付寶掃碼,完成付賬,即可離店。目前,運營中的繽果盒子的面積都為15平方米左右,主營便利性和應急商品。

  中美歐科技大咖暢談創新和科普

  科博會不僅是高、精、新科技的“嘉年華”,也是科技大咖雲集的殿堂。一位國際級科學大師,兩位歐洲科普專家,四位中國工匠,五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六場重量級科學論壇……與通常的展會完全不同,科博會在展覽展示的同時,更要坐而論道,激蕩科學思想,碰撞創新智慧。

  這裡有國際科學大牛的科學對話:美國科學院院士理查德將與中科院院士張旭,就人工智能、腦科學展開交流;這裡有中外科普大家的肺腑之言:歐洲科普活動中心主席將與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上海唯一獎章得主、中科院院士褚君浩,進行一場有關氣候變化、綠色能源的大討論,並探討中國的科普道路該如何發展。

  這裡還有中美青少年的創新“連連看”。中美教育的差異和優缺點一直不僅僅是中國父母親關注的焦點,也是中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命題。什麼樣的創新教育是適合學生的?如何培養學生對於科學和創新的興趣?實踐能力在學生創新教育中具有什麼樣的重要作用?面對這些熱點問題,美國和中國的創新“牛娃”將現身説法、暢談心得。

  科學殿堂裏,誰説女子不如男?在科學探索道路上,女性身影可不少。中科院院士王恩多、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紅陽等女科學家帶著不一樣的心路歷程,相聚科博會,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女科學家“圓桌會”。

  創新道路上,除了科學家的科研攻關,也需要一位位大國工匠,才能將論文和圖紙變成推動社會生産進步的“真材實料”。科博會也是工匠精神的精彩舞臺,“科技創新與工匠精神”主題活動邀請了寶武鋼鐵王軍、上海航天王曙群、申通地鐵李鵑偉、國網電力楊慶華4位剛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大獎的高技能人才,一起暢聊創新與工匠精神。

  比拼機器人設計,向智慧樹提問

  好逛好看,大開眼界;有聽有學,腦洞大開。有了這些,科博會主辦方還不滿足,他們提出:來到科博會,每位參與者都得好好挑戰一把!

  科博會上,一場“全能腦力王”大賽將精彩上演,一大波機器人等你來挑戰。在青少年科普營展區,動手製作一個機器人或許不是一個夢。這台機器人不僅需要觀眾設計結構和模樣,更要通過編程賦予它一定的功能,讓它具有一定的智慧。

  國産大飛機C919首飛激動人心。科博會上,你或許有機會進入C919的駕駛艙,感受中國第一款商用大飛機究竟是如何駕駛的。這款來自中國商飛的模擬駕駛艙,涂裝C919的正規標記,再現了駕駛艙的真實模樣。代替駕駛艙窗戶的電腦螢幕能隨著你的駕駛動作,逼真還原C919起飛、飛行、降落中的窗外景色,不容錯過。

  還記得《阿凡達》裏能與外星人心靈溝通的大樹嗎?科博會現場也將“長”出一顆LED螢幕組成的智慧樹。在掃描二維碼之後,你可以向大樹發送想要問的問題,大樹則會給出回答,一問一答都會出現在樹上。

  摩拜單車已成為上海市民綠色出行的方式之一,你能想像這種在街頭隨處可見、使用方便的單車,搭載了10余種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産品嗎?科博會上,摩拜將向觀眾展示擁有最新技術的新一代單車,並講解如何通過大數據實現精準預測和高效運營。騎上一輛充滿科技感的單車逛幾圈,不但適合你健康快樂的生活節奏,也是一種時尚潮流的表達方式。

  AR(增強現實)與VR(虛擬現實)技術,也會在本屆科博會上亮相。“AR激鬥”實現人與人的互動對戰,玩家佩戴輕量化的頭盔顯示器,套上動作捕捉手套,只需掌心一推或手刀一揮,就會有光波射向對方,通過攻擊對方並躲避對方攻擊獲得勝利。國內首款“VR單車”集體育健身、電競遊戲于一體,創造出沉浸式的戶外騎行體驗,解決了傳統健身的乏味單一問題,做到了“科技改變生活”。

  除了觀眾“玩不停”,每一家參展商也不能閒著。為了讓科博會上的3500件展品“物盡其用”,參展商必須自帶“科學通”——現場工作人員不僅要知道每件展品的功能和科技原理,還要能逐一講解“為什麼”,幫助參觀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打造科普大舞臺和“雙創”秀場

  連續舉辦3屆的科博會已經成為上海乃至全國高科技産品展示的大舞臺。今年,科博會徵集會歌時,深圳、海南、重慶、湖北等全國各地的創作者紛紛拿出作品、參與角逐。去年底,本屆上海科博會剛啟動籌辦,眾多外省市企業就來“預約”展位,盼望自己的新産品、新技術、新理念能夠到上海科普“大舞臺”上一展風采。就連許多國外友人也慕名參與,來自歐洲、中亞、中東等地的參展人員,已經手握門票,等待2017上海科博會的正式開幕。

  觀眾熱情參與、科學大咖認可、創新企業躍躍欲試,上海科博會日益成為推動上海科普事業發展的重要展會平臺。這裡是科技創新企業最好的展示窗口之一,每一件新産品都要講清自己的科技含量和創新價值,讓公眾在科學的指引下回歸理性;這裡是魅力十足的科學樂園,市民科學素養得到提升,觀眾的科學眼界充分擴大,對科學的熱情被一次次點燃;這裡是全息科普的試驗場,所有你能想到的科學元素在此匯聚,燃爆每一顆“科普心”的效果,是一個科學講座、一場科技電影、一座科普場館所無法比擬的。

  本屆科博會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號召,將舉行“200家雙創中小企業交流觀摩會”“大學生雙創優秀作品評選”等活動。其中,“大學生雙創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的獲獎作品將向社會全面展示,並推介知名創投、眾籌、園區進行“一對一”扶持。對於那些雖然還沒有産品誕生,卻具備很好創新理念的大學生,在科博會現場將有專業導師提供諮詢幫助。

  這裡更是創新創業的大秀場,在4天時間裏將有百餘場路演、展示、互動活動等,來自黃浦、徐匯、閔行、靜安、楊浦、嘉定、寶山、金山、長寧、普陀、奉賢等上海11個區的多個國家級科技園區的近200家科技類企業,將在科博會現場掀起一場強勁的“雙創風暴”。公眾如果錯失現場玩轉科博會的機會,也不必失望,本屆科博會將利用先進的網絡傳輸技術,將會場的精彩內容傳遞到每一個愛科學人的身邊。據介紹,科博會現場有關人工智能、大數據、VR等科學知識,將通過網絡進行現場直播,還有相關專家在現場直接回答市民聽眾的問題。各大直播平臺將進行網絡直播,無論你身在哪,只要通過電腦端或者移動端,都可以實時收看科博會的精彩展演。

  科博會品牌活動“科普産品採購大會”,今年是第二屆,旨在探索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的發展方向。主辦方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産品生産商、銷售商、服務商、集成商等150余家企業參加大會。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代表暢想未來科技場館的發展方向,以及新技術、新工藝在科普展示中的運用趨勢;科普産品生産商、銷售商等供方代表向參會人員介紹其最新的産品和服務。這種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可以縮小供需雙方在科普産品研發、生産、集成方面的差距,讓供方更理解需方的要求、需方更了解供方的能力。科博會為廣大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産品供應商提供了直接、便利的對接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