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左三)介紹了新出臺的《“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相關情況。攝影 彭麗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消息(彭麗):2017年9月27日下午,上海市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副市長翁鐵慧介紹了新出臺的《“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相關情況。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鄭樹忠、市體育局黨委副書記李崟出席發佈會。
據介紹,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上海自2016年8月啟動“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編制工作以來,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規劃綱要已于日前經市委、市政府審定。“健康上海2030”規劃綱要由序言、總體規劃、戰略措施、保障和支撐措施等四方面內容組成。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強調,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最突出的是理念的轉變:圍繞“健康”主題,更加重視“全面”,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關注影響及健康的各種因素;更加重視“參與”,從“治病”轉向“防病”,鼓勵市民共建共享;更加重視“公平”,關注全人群、全週期健康,提升服務品質與保障水準。
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上海將形成比較完善的促進全民健康的服務體系、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健康期望壽命達到全球城市先進水準,健康産業成為城市支柱産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健康科技創新中心和全球健康城市的典範。
據介紹,到2030年,健康上海建設將完成的主要指標包括:人均健康預期壽命≥72歲,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80平方米,參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人數將達到120萬人,市民健康素養水準≥40%,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9%,常見惡性腫瘤診斷時早起比例≥40%,千人口全科醫師0.5人左右,受污染地塊及耕地安全利用率98%左右,全市建成綠化覆蓋率42%,藥品品質抽檢總體合格率98%。
一、突出健康融入萬策,把人民健康放到優先發展位置。規劃綱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全人群、市民共建。規劃綱要在健康上海建設的主要目標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城市公共政策充分體現健康理念,健康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建立與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相適應、與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到2030年,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成比較完善的全面健康服務體系、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實現健康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提出營造健康文化,倡導市民共建共享健康生活方式。影響健康因素中,生活和行為方式佔比60%。為了提高居民健康水準,必須充分發掘和弘揚海派健康文化,形成熱愛健康、追求健康、促進健康的社會氛圍。引導居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到2030年參與健康管理小組人數達到120萬人。將健康文化建設融入城市文化建設體系。
三、轉變健康服務策略,實現全人群、全週期健康管理。完善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機制,推進醫養結合。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和商業保險等多層次護理保障制度。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人補貼制度。加強婦幼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充分發揮專科聯合團隊的作用,提高綜合醫院和基層醫院兒科、産科服務能力。實施健康兒童計劃,建立早起生命健康管理和疾病診治綜合體系,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四、強化健康科技創新,突出創新對健康的支撐引領作用。翁鐵慧強調,加強醫療科技創新是規劃綱要的一大亮點。完善醫學科技創新制度,支持醫療衛生間機構、醫療科研機構、生物醫藥企業聯合開展醫學科技創新。整合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在重點領域率先建設醫學協同創新集群。重點實施“騰飛計劃”,構建本市臨床重點專科“振龍頭、強主體、展兩翼”的發展格局:以國內優勢專科為“龍頭”;以國內特色專科為“主體”;以重點亞專科和新興、交叉專科為“兩翼”,促進醫學臨床資源的綜合集成和高校利用。
五、強調建設健康環境,集中治理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與健康的基礎,也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針對影響健康的環境問題,上海著重在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構建安全的食品藥品環境,完善公共安全體系,防控重大傳染病幾個方面加強環境問題治理。
六、加強中醫藥傳承和創新。加強中醫治未病服務,發揮中醫藥優勢,加強中醫藥參與公共衛生服務、康復護理和健康管理,推進中醫藥與養生、養老融合發展。完善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加強中醫藥重點專科建設,退工中醫藥適宜技術,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強以海派中醫流派為基礎的臨床中心和專病專科基地建設。完善中醫藥“師承”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海外中醫中心建設,傳播中醫藥文化,提高中醫藥國際化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