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辦展讓市民講述“行走故事”

2017-09-30 15:29:2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出遊一路拍攝一路收藏 上海辦展讓市民講述“行走故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照片、杯子、冰箱貼、票證、手杖、鐘錶、鈴鐺……今天,上海市民攝影故事大賽獲獎作品和旅遊收藏展在市群眾藝術館啟幕,展出近200幅照片和200多件藏品,立體講述老百姓的“行走故事”。國慶長假將至,市民足不出滬也能了解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

  隨著上海市民生活水準和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上海市收藏協會會長吳少華認為“最大的變化體現在旅行上。”旅遊早已成為上海市民假期生活的常態。在展出的圖片中,從上海的田子坊到新疆喀什,再到阿根廷烏斯懷亞,申城市民的足跡遍佈全世界,通過照片來講述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不同的生活形態,傳達世界各地的文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參展市民中照片入選最多的是位66歲的退休職工劉向陽,共有7個系列作品入選。退休6年多,他前後走了30多個國家,最北到了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看到北極光;最南到了阿根廷烏斯懷亞,看到南極的彩虹。為了更好地記錄旅遊見聞,他購置了相機,還參加了市群藝館的週末攝影培訓。已經使用過3個單反相機的劉向陽告訴記者:“攝影培訓提高了拍攝的技能,也豐富自己的退休生活。”他指著展出的作品《晨光下的老嫗》,這張在秘魯普諾市抓拍的照片,正是培訓的收穫,照片中光影的結合以及表達的主題都一覽無余。

  如果説攝影作品是市民的眼睛看世界,那麼展出的收藏品則是市民在旅途中留下的印記。藏品包括普通市民和民間收藏家的作品。有趣的是,普通市民一般收藏杯子、冰箱貼、票證等,民間收藏家則收藏的是手杖、鐘錶、鈴鐺等。市群藝館副館長吳榕美説:“民間收藏家們是收藏旅行精品,他們對藏品背後厚重的文化乃至製作工藝等都十分了解。這也為普通百姓的旅行收藏做了一個示範。”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展櫃裏一組手繪極限紀念信封吸引了觀展市民的注意。收藏者徐明亮有集郵的愛好,以前出去旅遊會購買當地題材的明信片來製作極限明信片(畫面、郵票和郵戳高度一致)。一次隨太太去江陰市馬鎮鎮(現改名為徐霞客鎮),是旅行家徐霞客的故鄉,事先備好了徐霞客的郵票,在當地卻沒有買到相關的明信片,利用自己繪畫功底,在信封上照著紀念館的圖片繪製了一幅霞客行旅圖,郵寄回來。此後每到一地旅遊,只要條件允許,均繪製相關題材的紀念封實寄,用郵戳紀錄自己的足跡,用畫筆描繪名勝風光。徐明亮認為:“我用手繪信封,不僅為自己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還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景點留下了個人的印記。”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民間收藏家葉堅華收藏的平常很難見到的鈴鐺。他表示,鈴鐺的發源地在中國,價格也適中,便於攜帶。目前已經收藏鈴鐺1600余種,涉及古今中外鈴鐺2500余個。經過十年的不斷積累,他從鈴鐺收藏轉到了對鈴鐺的研究,探究其中造型學、美術學、音響學等。他希望上海市民或者十一來上海遊玩的遊客能來看展,感受文化和藝術氣息。

  與葉堅華類似,民間收藏家們收藏的鐘錶、拐杖、校徽、火柴盒、俄羅斯油畫等,個個背後都蘊藏著豐富的人文歷史內涵。本次展覽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攝影家協會、上海藝術攝影協會、上海市收藏協會、上海故事、文化上海雲共同主辦,持續至10月28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