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啟動首次大修

2017-10-10 09:19:1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上海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前天落下帷幕。自6月29日開展以來,該展創下了多項觀展紀錄,成為滬上一道文化景觀。展覽的最後一天,依舊有不少觀眾駐足流連。

  上海博物館昨天全面啟動大修,這是該館不間斷運營21年來的首次大修。記者獲悉,局部維修期間實行週一閉館,館內展覽則按原計劃照常推出。

  “按照原計劃,本來今年6月底就要啟動大修,但考慮到‘大英博物館百物展’和‘茜茜公主展’的大客流,博物館調整了工期,等兩個展覽結束以後再開始大規模的維修工作。”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峰説。據悉,“茜茜公主展”已于9月3日結束展出。持續火爆了三個多月、平均排隊時長超過4個小時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也于10月8日落下帷幕。在102天的展出中,該展共接待觀眾近40萬人次,創下了多項觀展紀錄,成為滬上一道文化景觀。據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透露,大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著眼于當前急需解決的設備設施與建築安全問題,通過局部維修與每週一閉館相結合,消除文物安全隱患,緩解運行壓力。第二階段為閉館大修,將待上海博物館東館建成後進行,在不改變現有建築格局和風貌的前提下,對展陳體系和功能佈局進行全面調整,適度增加公眾體驗、公共教育的空間,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級。

  上海博物館建立於1952年。位於人民廣場區域的現有館舍自1996年建成以來,全年開放,幾乎沒有閉館日。在21年全年無休的高強度運行下,場館建築和設備設施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有些關鍵設備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館藏文物的屬性,決定了上海博物館必須24小時處於恒溫恒濕的狀態,這意味著相關的設備、線路不能停歇。”李峰透露,該館的大理石外墻,經過多年日曬雨淋,也出現了鬆動、脫落的隱患。

  館方表示,力爭將大修對展覽的影響減到最低。據悉,今年年底前,上海博物館還將推出三個特展。其中,11月份開幕的“山西古代壁畫展”,將選取山西博物院所藏數十幅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墓葬壁畫,系統展示山西地區古代墓葬壁畫的藝術成就。而12月揭幕的“俄羅斯‘巡迴畫派’展”和“貴霜王朝的信仰和藝術展”,將分別呈現19世紀下半葉俄羅斯的藝術風貌,以及1600多年前中亞古國的文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