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鄉記事》:尋找上海記憶遺落的拼圖

2017-10-16 09:26:02|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滬鄉記事》新書分享會:尋找上海記憶遺落的拼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2

  在2017年上海書展上,一部《滬鄉記事》受到各界關注,發行僅兩個月即被要求加印。10月14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滬鄉記事》,在鐘書閣舉辦分享會。作者沈月明、上海電視臺首席記者宣克炅和作家唐墨,帶領近百位讀者拾起了上海另一段鮮為人知的記憶。

  作為國內首部集中描寫上海郊鄉文化的紀實文學作品,《滬鄉記事》得到滬上知滬名作家陳丹燕、金宇澄聯合推薦,被譽為“這本書以後,上海的記憶才算完整”。在今年上海書展上這本書便引起了廣泛關注,發行僅兩個月即被呼喚加印,一度躍入京東圖書散文類別熱賣榜,並在“書香上海”“儂好上海”等新媒體平臺上引發了累計十數萬的閱讀量。談到創作初衷,作者沈月明説:“我堅信這片土地上的風物人情是不同尋常的,因為只有健康豐潤的母體,才能孕育出美麗的生命。”但現實是,與滬鄉相關的文學創作,幾近空白。為此,他歷時整整一年,遍訪鄉村,查閱大量文史資料,於民間收集散落的珍貴老照片,終於完成了這部圖文並茂的作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同是滬鄉出身的上海知名記者宣克炅強調,城市的鋼筋水泥是可以複製的,而鄉村卻是傳統文化最後的自留地,每個鄉村出身的孩子都應該像沈月明這樣,自覺地尋找、保護和傳承故鄉的優秀文化基因。

  唐墨對此也頗有共鳴。她指出,這本書的點睛之筆在於一群勤勞、樸素、溫暖而有堅定信仰的滬鄉人,“他們是滬鄉的脊梁,更是滬鄉風景線裏深刻廣博的意義所在”。

  讓鄉村得到更多關注和思考,正是沈月明寫作《滬鄉記事》的一大初衷。從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歷史地理知識,一段段傳承千年的鄉風民俗,到溫暖可愛的滬語方言,壯麗神奇的生靈田野,還有那激情年代的碎片與變遷,在作家的筆下匯聚成令人回味悠長的文字,記錄下特定時空中的鄉風、民俗、故土、人情,成就了一卷生動的“滬鄉風物志”,也“復活”了這一塊不該被遺忘的上海記憶的拼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4

  一位從浦東遠道而來的讀者在互動環節感嘆道:“我是個嗜書如命的人,每年閱讀量幾百萬字,有些書翻一翻也就忘了,可是這本書,我前前後後忍不住讀了好幾遍,對我而言,它是有收藏價值的。”

  分享會的主持人丁薇也直言自己是該書的書迷。主持讀書節目的她可謂閱讀量驚人,但她坦承,已經很少有一本書像《滬鄉記事》一樣讓她數度落淚,又溫暖不已。“我在電臺朗誦書中章節時,發現那些人物和畫面都仿佛就在眼前。沈老師真的很厲害,他的文字既適合用眼睛閱讀,又適合朗誦出聲,還能素描出真實可感的立體圖像,讓人真真切切地走進了滬鄉的世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

  新書介紹

  《滬鄉記事》以20世紀下半葉上海南匯為背景,通過作者的親身經歷及成長過程中的口耳相傳,記錄了特定時空下的鄉風、民俗、故土、人情,勾勒出一卷生動的“滬鄉風物志”。于2017年7月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得到滬上知名作家陳丹燕、金宇澄高度評價,經南匯籍奧運冠軍鐘天使推薦,被譽為“這本書以後,上海的記憶才算完整”。

  作者沈月明,1972年出生於上海市南匯縣黃路鄉(現浦東新區惠南鎮)。1991年南匯縣中學畢業後入讀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後就職于新民晚報社至今。曾任新民晚報社美國記者站站長,現任《新民晚報》主任記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