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新書發佈廳 | 《良訓傳家》:中國古代教育的現代啟示
“中國歷史離不開家,沒有家就沒有國,沒有民族。中華民族的文明幾千年來未曾中斷,靠的就是家的延續。家要怎麼傳下來?家訓是重要的內容。”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漢唐史、東亞歷史與國際關係、佛教史,曾在央視《百家講壇》先後開講《盛唐的背影》《尋找曹操》《風雲唐太宗》等節目,今年春節,他再登《百家講壇》,説的卻是《中華家訓》。他的新書《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在上海書城“全國新書發佈廳”首發時,儘管天氣酷熱,仍吸引不少家長和孩子前來聆聽他的分享。
在韓昇看來,家訓是從人生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把倫理道德化成日常的行為規矩和禮儀,培育文明而高雅之人,千百年來成效顯著,潛移默化中規範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習慣,乃至構成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價值與族群認同的凝聚力。而中國文化的精髓最根本就是五個字“仁義禮智信”。韓昇對“仁義禮智信”的解釋頗具當代性:“仁”就是情商,如何團結人,包容人,舍得吃虧,學會忍讓,尤其是現代社會將每個人都變成大鏈條上的一環,這種情商就顯得尤其重要;“義”是做人的原則,沒有原則就是一根隨風倒的草;“禮”是秩序,社會要有秩序,人在團體中要有正確的定位;“智”是領悟力,也是一種學習能力;“信”則是做人的根本,人無信則不立。圍繞“仁義禮智信”就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主流,這種文化的主流滲透到家庭裏去,就有了家訓。“訓”字左邊言字旁右邊是川,川流就是河流,水是主流,所謂家訓並不是把孩子訓得頭皮發麻,而是開導你、勸你做人走到正道上,引導人向善,所謂從善如流,就是“訓”。
《良訓傳家——中國文化的根基與傳承》跳脫了以個別古代家訓為主的説教式或文字釋讀式的寫作方法,而將中國古代家訓中的精髓提煉出來,將重要的家訓內容與歷史人物、典故融為一體。韓昇説,他為此看了很多史料,書裏寫到的歷史故事有百來個。這其中有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對後代的遺訓、漢武帝朝權臣霍光家族的覆滅、“關西孔子”楊震的家族興盛、世家大族瑯琊王氏百年傳承等等,韓昇對此的總結是,“從家族興起的歷史來看,能夠驟然勃興的家族,往往是軍功起家,或是官場得意者、商販牟利者,這些家庭原在民間,沒有多少文化,因為風雲際會突然崛起。崛起之後,能不能夠長期延續下去,便是一個艱巨的課題。大部分家族都衰落了,因為他們沒有找到讓家族延續下去的關鍵。而中國世家大族的歷史和傳世家訓都告訴我們,只有文化才能讓家族立起來,而家訓則令家族傳承下去,文化不絕。”
韓昇的父親是著名歷史學家韓國磐,他回憶,在自己的童年,《史記》《資治通鑒》就是父親給他的課本,“父親的口頭禪是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對子女沒有太多管束,但言行舉止皆是熏陶,比如飯桌上要講規矩,早上不能貪睡,要早起,要朝氣蓬勃,無形之中,這可能就是我們家的一种家訓。”在韓昇看來,如今的家長越來越注重“早教”,但往往把教育的重點放在掌握知識上,這樣的早學、早教往往成材率並不高。“只重知識,而知識之外有很大缺失,掌握的知識也是支離破碎、碎片化的,缺乏統領知識的能力”,在韓昇的觀察中,時下的教育往往將起點當終點追,“童年就把學習熱情都耗盡了,孩子們進了大學以為就萬事大吉,終於可以扔開書本,殊不知這才站上了學習的起點。要改變這種狀況,父母要努力,體制要改革。”
韓昇是大學通識教育的支持者,也堅持每年都為本科生開課,他笑稱並非學生從老師處得益,因為總能和年輕人在一起,恰恰是自己沾了學生的光。但令他擔憂的是,如今的大學校園裏,學生對分數越來越計較,課堂上也很少有人會發表不同意見,“孩子們都從小養成了‘看老師的臉,講正確的話’的習慣。但大學應該是最好的試錯的地方。”
“獨立而健全的人格,理性的批判精神”是韓昇總結的兩大教育目標,“其實我們的古人是非常重視素質教育的,因為只有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健全的性格與健康的體格,這是古代家訓對當今教育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