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4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500億元的63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90%,600億元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5%,300億元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60%,均與上次持平。這是央行在公開市場首次進行63天期逆回購操作,也是截至目前期限最長的逆回購操作。對此,多機構表示,63天期逆回購有助於平抑資金面波動,保持年內流動性基本穩定,但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
鋻於27日有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公開市場凈投放900億元,當周公開市場凈投放累計3900億元。而在此前一週的五個交易日,凈投放額達5600億元,為半年來的最大單周凈投放量。
公開市場近期連續大規模凈投放,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主要是受月底臨近,資金面趨緊影響。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員明明對記者表示,從歷史數據來看,11月是全年財政性存款釋放“小月”,而12月財政性存款則大幅釋出,年底財政存款波動較大,此番操作是央行“削峰填谷”、對流動性進行精準調控的體現,有助年內流動性水準保持中性平穩。
目前,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上進行的逆回購主要是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而63天期逆回購也成為歷史上進行過的期限最長的品種。
中金固收研報認為,延長逆回購期限,將一部分7天和14天逆回購用2個月品種來替代,可以降低公開市場操作頻率,銀行也不用擔心每週有大量逆回購到期而不敢使用資金,有助於穩定資金面,平抑資金波動。
從過去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購操作推出的經驗來看,這一新期限的逆回購操作也有成為常態工具的可能。方正固收研報認為,2016年8月及9月央行分別把逆回購期限拉長到14天和28天,之後14天和28天逆回購就成為了相對常態的工具,兩個月期的逆回購可能也不會淺嘗輒止。
在當下時點央行開展63天期逆回購操作利好歲末資金面,而業內人士仍普遍認為,此舉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
“逆回購創新工具的正式落地並不代表中國貨幣政策取向的轉變。完善逆回購期限品種,實現更加靈活精準地進行流動性調節,其背後透露的仍然是央行穩定資金面水準削峰填谷熨平擾動的意圖。”明明表示,後續央行將保持總體中性的公開市場操作,兩個月逆回購更大可能是對原有流動性投放工具組合的替代。
申萬宏源研報同樣認為央行此舉並非貨幣寬鬆。“央行定向降准考核時點是每年的2月份,因此相比對接定向降準,其實更重要的是跨年。在既有MLF操作的情況下,央行拉長逆回購久期到底是作為現有短期限逆回購的補充還是替代區別將十分顯著。控總量的大環境下,相應收緊短期限逆回購的投放量將是大概率事件,而總量控製程度則將完全取決於央行。”該報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