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例通過《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式》的産品有望年內投産上市
“救命袋”走完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救命袋”的臨床試驗樣品。(資料)
醫生的創新專利轉化為企業批量生産的産品,往往曠日持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兒外科教授吳曄明研發的“腹裂保護袋”,能將新生兒腹裂從死亡率74.69%變為生存率94.1%,稱為“救命袋”毫不為過,然而它的成果轉化之路竟走了十餘年。好在本市今年出臺的新政策為廣大醫務工作者帶來了新希望。市食藥監管局醫療器械註冊處處長林峰表示,作為首例進入本市《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式》優先審批通道的産品,“腹裂保護袋”項目昨天結束公示,未收到任何異議,有望在年內投産上市。
“救命袋”曾最後環節碰壁
腹裂是新生兒高危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腹裂寶寶的肚子上天然裂個大口子,嚴重的話,腸子都會從肚子裏跑出來,極易發生感染。雖然發病率不高,但根據國內相關文獻記載,圍産期死亡率高達74.69%,而在美國,這一數據僅為8.7%。
上世紀90年代,困惑不已的吳曄明前往美國訪學,發現了其中的奧秘。他們使用專用保護袋(名為silo袋)將患兒外露的腸道暫時保護在袋內,隨著自然生長髮育,外露的腸道會逐步回縮至腹內。而在國內,醫生大多借用其他醫用袋將外露部分套起來,並在麻醉狀態下將袋子縫合在肚子上。
吳曄明回國後,希望將silo保護袋本土化。他根據臨床實際需求進行改良,“第一,袋口可自由擠壓,能輕鬆進入腹裂患兒體內又不易脫落,省去縫合和麻醉之苦;第二,增加監測管道,醫護人員可隨時抽取監測保護袋內細菌情況,增加腸道保護的安全系數;第三,由於操作便捷,一部分患兒在新生兒監護室的床邊即可由護士操作完成。”吳曄明説,這項設計得到市科委、市衛計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等很多政府類科研項目的支持,也獲得了發明專利,可是到了産業轉化的“最後一公里”卻碰了壁。
原來,由於腹裂患兒發病率不高,每年臨床使用數量較少,“一些廠家一開始聽到這個信息非常高興,但調研之後,發現這個屬於二類醫療器械,研發的投入産出不成比例,尤其是臨床試驗要耗費大量資金,他們便關上了轉化之門。”
成功進入優先審批通道
機緣巧合,上海淞行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知道了“救命袋”的存在,時任老總告訴吳曄明,“我們願意做公益,幫臨床解決問題。”這家公司很快生産了300個臨床試驗樣品給吳曄明用作科研。在項目實施期間,新華醫院兒外科腹裂患兒生存率提高到94.1%,全國各地的兒外科醫生都想獲取這個腹裂保護袋,但由於沒有産品註冊證,仍無法在醫療機構臨床上推廣使用,最終不了了之。
2個月前,吳曄明應邀參加一個腹裂保護袋的專家論證會,“覺得介紹的和自己當年的産品很像,想著可能專利過了保護期,這是別的機構做的。沒想到一打聽,竟是自己當年的産品,申報公司也是當年的那家公司。”原來那位力推公益的老總已離世。現任淞行總經理宋波説,“我們聽説本市出臺《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式》,申報腹裂保護袋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中,既然能讓小患者受益,偶爾有幾個虧錢的項目我們也要做。”
為此,吳曄明主動申請退出評審專家隊列,反以發明人申請參會做項目介紹。最終,“救命袋”成為進入本市《第二類醫療器械優先審批程式》優先審批通道的首例産品。
政策利好會激勵更多創新
根據《程式》,有6類情形被優先納入服務:列入國家或本市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的醫療器械;診斷或治療罕見病,且具有明顯臨床優勢的醫療器械;診斷或治療老年人特有和多發疾病,且目前尚無有效診斷或治療手段的醫療器械;專用於兒童,且具有明顯臨床優勢的醫療器械;臨床急需的醫療器械,以及其他應當納入優先審批程式的醫療器械。吳曄明感慨:“國家為罕見疾病開放了快速申報通道,而上海市食藥監管局又加快這個政策落地,才使腹裂保護袋有了臨床應用的轉化可能。”
近年來,國家與地方層面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藥品與醫療器械創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麻醉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學醫師分會前任會長俞衛鋒深有感觸,“長期困擾醫療科研工作者的問題,如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採納、審評審批流程的簡化等都有改革措施,我們都受到激勵。”
他舉例説,“有患者因手術過程中注射麻醉藥而誘發罕見的‘惡性高熱’病,唯一可以救命的藥就是丹曲林。”然而,丹曲林較為特殊,保質期僅半年,全國目前只有30余例此類患者,“無論是進口還是國內生産仿製藥,都面臨臨床試驗樣本不足、難以盈利等問題。”隨著政策進一步完善,他相信會有更多的“救命袋”和“救命藥”在嚴格把關後儘快進入成果轉化通道,造福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