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現代戲《易俗社》亮相國際藝術節

2017-11-03 10:32:47|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秦腔現代戲《易俗社》亮相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舞臺,講述百年劇社變遷 世界三大古老劇社之一是秦腔易俗社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中匾額上“古調獨彈”四字則是當年魯迅為劇社所題寫。(主辦方供圖)

  講述百年劇社易俗社發展歷史的同名秦腔劇目,于11月1日和2日亮相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易俗社人才培養理念先進,在為演員傳授秦腔藝術的同時,也為他們設置文化課。

  提到秦腔劇社西安易俗社,或許很多人並不熟悉,而經田漢考證,它不但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藝術團體,而且還與莫斯科大劇院、法國芭蕾舞團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劇社”。易俗社的百年故事于11月1日和2日亮相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將“易俗社”搬上舞臺的正是易俗社的三代秦腔演員,他們通過一齣現代戲《易俗社》,講述了一個以戲化民、不忘藝術初心的故事。

  是怎樣的一個劇社,有自信把自己的故事搬上舞臺?“只要鐘樓的鐘聲響著,易俗社的琴聲不絕,西安人的心裏就踏實!”這是《易俗社》總編導盧昂,有感於易俗社百年來始終與國家命運、百姓生活緊緊相連而寫下的臺詞。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感召下,李桐軒、孫仁玉、高培支、范紫東等一批陜西仁人志士,創辦了這個新型藝術團體———易俗伶學社(後更名西安易俗社)。與一般戲曲團體不同,在創社之初,易俗社就定下“移風易俗、啟迪民智、輔助社會教育”的宗旨。

  百年來,中國大地上的戲曲團體組織幾經興衰,易俗社卻始終堅守在西安鐘樓旁。即便是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依舊用戲曲人的方式為國家和民族出力。“七七事變”前夜,易俗社在北京演出《山河破碎》《還我河山》,用激昂高亢的秦腔為奔赴戰場的官兵鼓舞士氣;抗戰時期,日軍轟炸西安,易俗社劇場被毀、五人喪生。易俗人沒有退縮,而是在老社長的帶領下,白天在樹林中排戲、學文化,晚上返回西安城為百姓演出。就這樣每天往返20多裏的山路,整整五年不曾間斷。這些點點滴滴都被當代易俗人寫進戲裏,向前輩致意。盧昂説:“這部戲裏不僅有臺上的生、旦、凈、醜,也有台下的編劇導演。我們試圖把易俗人都放進一部兩個小時的戲裏,因為易俗社是一個整體,是幾代易俗人以戲化民、不忘初心的凝聚。”

  易俗社堅持自主創作排演,以范紫東為代表的幾代編劇,在百年間為劇社創作劇目800余部。即便是改編傳統戲,因時代不同、文化追求提升,他們都要重新編寫。由此,劇社誕生了《三滴血》《蝴蝶杯》《雙錦衣》《西安事變》等一系列經典作品,其中不少還被河北梆子、晉劇、豫劇等眾多劇種移植上演。而諷刺腐朽封建社會的《三滴血》更是成為劇團看家戲,並被拍成首部秦腔電影。易俗社崇高的演劇理念,同樣也在不同時代得到文藝界人士的關注:魯迅在西安講學期間專門去易俗社看戲,不到20天的時間裏不僅五次踏入易俗社,還把西北大學講學所得悉數捐給劇社。

  為了集中呈現易俗社歷史,《易俗社》截取劇社從初創到解放初期,近40年的歲月,呈現易俗人物群像。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獲得者惠敏莉在劇中飾演易俗社的第一位女演員林夢蕓。該劇的作曲、作曲家姜雲芳,在接到這個邀約時,老人身體虛弱已不能下樓。就在生命的最後日子,姜雲芳戴著呼吸機,在病床上堅持創作,終於熬到《易俗社》首場綵排結束,老人才放下心事安然離世。戲裏戲外,這個百年劇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國家人民緊緊相連的文化擔當還在繼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