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書店:“書我捨不得送”

2017-11-06 14:18:29|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快閃書店首位作家店長“書我捨不得送,我們一起聽馬勒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思南路“快閃書店” 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攝

  昨天下午,思南路小廣場上的“快閃書店”思南書局·概念店正式開業了。這個散發著知識力量的“人文心臟”建築內部,思南書局特邀了60位作家作為店長,在書店停留於此的每個傍晚,駐店店長將與讀者面對面進行交流。昨天,著名作家、學者李歐梵在西裝之外穿起特製的制服圍裙,成為了“思南書局·概念店”的首位店長。曾以《上海摩登》一書繪製了一張80年前的上海文化地圖,將城市文化與文學藝術聯繫起來的李歐梵,笑嘻嘻地對記者説:“這是我第一次做店長。我演過五部電影,都是跑龍套,今天是第一次做主角,希望自己能從五流演員變成三流演員,對得起讀者。”

  踏入這個僅有30平方米的臨時建築,自然光線透過頂部的玻璃窗灑向整個空間,四面的墻都被原木色的書架包圍著,排列的書籍也遵循著完美主義的原則——既按地域也按時代來排書,分為:給孩子們的故事(童書類),簡單豐盛美好(生活類),上海摩登(有關上海的一切),創造自然(科普類書籍),我的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書籍),畫的秘密(藝術類),所以,一種門類裏可能既有文學也有藝術書。書店的中心位置上,6個扇形展示櫃組成一組環形展示櫃,定期推出富有作家個人風格和氣質的小型展覽,正在展出的便是金宇澄以“手”為主題的插畫。店內深灰色的背景墻上,停留著負責書店內部視覺設計的陸智昌為書店特別設計的logo,像一隻知識之鳥棲息于看書、看世界的觀點之上。

  一張黑膠唱片作為禮物

  駐店作家坐在書店一角的沙發椅上,等待著讀者的到來。其實,店長李歐梵真希望能和幾位讀者坐下來喝杯咖啡,悠閒充裕地聊聊天,可顯然,今天這個願望是無法實現了,書店外,熱情的讀者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繞了書店好幾圈。“我儘量滿足大家要求,因為來到此地的人,都是喜歡看書的人。”

  每一位作家店長都要帶一份禮物或者書房雅玩,與到場的讀者分享,李歐梵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是前天晚上,可是環顧四週,只有書,“我的書都是我很喜歡的,我花費許多時間挑選而來的,帶哪一本我也捨不得,想來想去,我太太説帶張唱片吧,唱片舍一張倒是可以。”於是,身為音樂迷的李歐梵帶來的小禮物是一張馬勒的黑膠唱片,“我喜歡馬勒的音樂,這張交響樂唱片其實由人聲唱出,是馬勒根據漢斯·貝格的《中國之笛》中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所作七首德譯唐詩創作的,稱為《大地之歌》。”選擇這張唱片還因為音樂與中國文化有關聯,又是演唱者用粵語唱的,“這張唱片的效果非常好。最好是這樣的場合,由不同的喇叭來播放。”

  最推薦魯迅的書

  李歐梵自述,他發現外國學者研究上海非常花心思,在《上海摩登》之前,至少二三十本研究上海的書。“我自以為《上海摩登》這本書已經過時了,想不到還沒有。大家又在不停地討論與修正。摩登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21世紀,有人覺得摩登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廣義的文化上而言,摩登還有什麼意義呢。摩登變成一個歷史名詞,就像這本書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作為店長,向讀者薦書,本是分內之事,李歐梵卻覺得這很難辦,他想了想,雖然覺得可能有些不合時宜,但還是直言不諱:“年輕人,我覺得魯迅的書非常值得看。魯迅的《吶喊自序》可以當作文學作品來研讀的,他還有散文詩《野草集》。”李歐梵每次上課教書時都會教魯迅的文章,“大家不要遺忘魯迅,不要誤解魯迅,我一直希望還原魯迅。”實際上在他寫的《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一書中,他主要研究的還是魯迅的現代性(Modernity)。

  對於愛書的人來説,書是無價之寶,書店的意義于個人、于城市之特殊,不言而喻,巴黎的莎士比亞書店,曾經走出了多少位作家。李歐梵説:“我很喜歡這樣流動的小型的書店,比我的書房漂亮太多了。希望上海能夠多開這樣的書店,城市才令人感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