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滬東那些事之“東宮”:走路去楊浦“大世界”,好比拉練
楊浦區位於上海市的東部。上海的簡稱是“滬”,因而,上海人只要説起“滬東”這兩個字,眼前馬上必定會浮現出大楊浦的“波瀾壯闊”。作為從小就生活在滬東的楊浦人,我是一直想有機會來説説阿拉滬東那些事的。但是,我拿來説事的滬東,並非是純粹地理意義上那“一望無垠”的滬東地區,而只是從我個人生活的視角去“瞭望”坐落在楊浦區的平涼路,並以“滬東”兩字冠名的那三幢堪稱是該區上世紀地標性的建築——滬東工人文化宮、滬東狀元樓、滬東電影院。今天,先説説位於平涼路東面的滬東工人文化宮,它和周邊的市百三店、楊浦區圖書館、楊浦電影院、楊浦酒家等組成了東部特色的文化、商業中心。
滬東工人文化宮坐落在平涼路1500號,上海人通常都簡稱其“東宮”。凡是出生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活在楊浦、虹口一帶滬東地區的市民,對東宮都有著濃重的情結。一句“走,到東宮白相去!”是他們八小時之外的口頭禪。那時的上海公共交通不發達,楊浦還屬於上海的“遠郊”,楊浦的老百姓把到南京路、淮海路等繁華鬧市中心的商街去購物、逛街,都稱為“到上海去”。就連復旦大學大名鼎鼎的譚其驤、賈植芳兩位教授也在自己的日記中,把從楊浦區到市區去寫成“入市”和“進城”。
“去上海”,對我來説,除了逢年過節到南市區的外婆家外,其餘的閒暇時間基本上是“去東宮”。因為如果到大世界、人民廣場、南京路、外灘等“上海”好白相的地方去玩,要換乘兩三輛公交車,路上得折騰好幾個小時,弄得人是吃力煞。於是,“家門口”幾乎天天鑼鼓喧天、歌聲嘹亮的東宮,也就成了楊浦市民最喜歡去白相、去軋鬧猛的好地方。
工人文化宮是上海解放後誕生的新事物,首任上海市市長陳毅指示,要將其辦成“工人的學校與樂園”。滬東工人文化宮始建於1956年,1958年的10月1日正式落成對外開放。它與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滬西工人文化宮一起,在上海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工人階級娛樂文化樂園。楊浦區曾經是上海市的最大工業區,大量的産業工人集居在該區,在廣大工人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還十分單調的年代,東宮的存在極大滿足和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給他們辛勤勞作之後的枯燥日子抹上了一層多姿色彩。東宮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楊浦的“大世界”。
作為一名從小就生活在楊浦的小鬼頭,東宮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青春的足跡。記得住在松花新村和長白新村時,我正讀小學與中學,每逢星期天和寒暑假,我或獨自一人,或和同學一起結伴到東宮去玩。由於東宮位於楊浦的“上只角”平涼路上,而我居住的新村地處楊浦的邊緣地帶松花江路、延吉路,兩者相距大約有五六公里,因此,總有點感覺距離“遙遠”。其實,這點距離在今天看來真不算什麼,開車的話,只要路上不堵,十幾分鐘就可以到了。乘坐公共汽車去,也就花半個小時左右。可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長白、延吉、控江等新村均還是“都市裏的村莊”,新村周圍被大批農田、菜地所包圍,有的新村直接就和浣紗浜大隊、長白大隊、控江大隊等農業生産隊相鄰,甚至還可以在路邊看見養豬棚,絕對是屬於“鄉下”的範疇。
為了能節省下來幾分錢公共汽車銅鈿作為自己的零用錢,我和小夥伴們結伴去東宮白相,基本上都是徒步走著去,然後再走回家的。好在那時年輕力壯、血氣方剛,真不把甩開腳走路當回事。何況,當時學校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學習和發揚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精神,“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在這種精神力量的鼓舞下,偶爾真走不動了,就會情不自禁背誦毛主席七律《長征》中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等名句來激勵自己。很多時候,我在用詩句自勵之餘,還常常不忘罵自己一句“小鬼頭,像儂連走路這種苦也吃不起的人,長大以後怎麼能當解放軍?”因為,當一名保家衛國的解放軍是我兒時的夢想。
就這樣,在連背帶自責的狀態下,我走啊走,很快就望得到東宮的大門了。回家時,也是一邊走一邊背詩詞,到家的路也好像沒有那麼長了,可見精神的力量是何等巨大。而由此練就的那副“鐵腳板”,在接下來全國大中小學生中大規模開展的野營拉練中,讓我有了走起路來疾步如飛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或許還有父母給我起的“劉翔”這個名字在暗助神力。因為,這個名字後來居然與世界上跨欄最快的飛人挂上了鉤,呵呵!
那時的我,每個星期天或者寒暑假,基本上都會沿著延吉路走到控江路,再順著隆昌路穿過長陽路,直奔滬東工人文化宮所在地——平涼路。當年還很“農村”味的楊浦,四處飄浮著近郊春野的鄉土氣息。為了節省時間,我經常會抄近路,直接穿插一些田埂,往返于東宮。頭頂碧藍的天空,望著眼前一望無垠的田野,綠茵茵的青菜、黃澄澄的油菜花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地搖曳著,自己陶醉在充滿詩情畫意的風光裏。再後來,家裏經濟條件好轉,父母買了一輛自行車,我便騎車去東宮了。蹬著那輛嶄新的永久牌自行車,我得意洋洋按響著雙鈴,“的靈靈,的靈靈”地一路飛馳在大街小巷。騎到隆昌路楊浦公園後門,遇到進出公園的人群時,我馬上就“人來瘋”起來,放慢車速,故意猛按車鈴,引來無數路人的注目。“乖乖,迭個小鬼頭踏的是18型啊!”眾人流露出的羨慕、驚嘆目光,大大地滿足了一個少年的虛榮與輕狂。那個年代的一輛18型的永久牌自行車,就相當於今天的一輛寶馬或者奔馳車那樣拉風啊!
到了東宮,我小心翼翼地把心愛的自行車寄放在停車處,直奔二樓的圖書報刊閱覽室。那時的東宮閱覽室真夠大,幾乎佔據了大半個樓面,我在裏面一坐就是半天。上世紀八十年代,全市掀起了“振興中華”讀書活動熱潮,《解放日報》《文匯報》均以大幅版面刊登有獎知識競賽答題。為了從報刊圖書中尋求答案,東宮的圖書閱覽室裏經常人滿為患,我亦夾雜在其中,廢寢忘食。同時,東宮舉辦的文學、美術、攝影等講座也深深地吸引著我。我不知道那時的我為何對閱讀如此迷戀,對知識如此“貪婪”,而東宮的閱覽室恰恰又為我的這種“貪婪”提供了接納的懷抱。1999年,東宮進行了全面改造。2001年7月,竣工開放後的新東宮,則成了滬東地區的一個新地標。它更有型了,也讓我們這些老東宮迷們的感情有了一方寄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