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滬劇《雷雨》進北大:“戲曲進校園像談戀愛,第一印象很重要”
在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字典裏,沒有“因陋就簡”。去校園演出,她不會推出“簡化版”,“劇場怎麼演,學校怎麼演。這像談戀愛,第一印象很重要,各方面都必須精良,不能穿著睡衣就去了。學生們第一次看,留下美好記憶,下次還會買票看。”
11月15日、17日,上海滬劇院經典之作《雷雨》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和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這是《雷雨》七年來第三次登入京城舞臺,也是上海滬劇院自去年10月以來第三次攜經典劇目進京展演。目前《雷雨》北京演出票幾近售罄。
去年10月,上海滬劇院首次與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合作,將歌頌優秀民族精神的原創滬劇《鄧世昌》帶到北大校園,吳儂軟語的“上海聲音”吸引了來自北大、清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十余所高校學子,“2000個座位滿滿噹噹,演出結束,觀眾鴉雀無聲,我們一下子慌了,是不是演砸了?隔了一會,全場掌聲雷動,原來觀眾沉浸在劇情中,還沒回神。”茅善玉回憶。
“上個世紀已經有戲曲進校園,那時叫‘高雅藝術進校園’,沒有規模性。去年滬劇院開始走高校,去了上海20幾所大學,有講座,有交流和互動。我們派出專人負責與教委、學校對接。”茅善玉坦言,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標準化劇場。有人勸她,到學校去演出,簡單演演就行了。可是她覺得不行,“我們去學校演出是播撒種子的,種子品質很重要。如果種子不好,明年就沒有收成了。種子一定要好,要遴選名劇、名家,保證聲光電品質。”遇到場地不合適,茅善玉開動腦筋尋找最佳劇場,“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沒有場子,我們主動聯繫交大,在交大劇場多演幾場,把其他學校的同學請進來。此舉得到同學們的歡迎,因為他們想看,也促進了學校與學校之間的互動。”
作為上海滬劇院與北京大學百週年紀念講堂“三年合作計劃”的第二部大戲,這次《雷雨》學生票短時間內一搶而空,票房的火爆也飆升了大家對劇目的期待值。北大學子自發組織觀劇團,並計劃在演出結束後與主創人員進行零距離交流。
自1934年劇本發表後,《雷雨》頻頻被改編成各類劇種,1938年申曲前輩藝人施春軒以幕表戲的形式演出過《雷雨》,從此“西裝旗袍戲”聞名的滬劇舞臺上的《雷雨》改編演出就沒有停止過。 1959年,丁是娥、石筱英、楊飛飛、王盤聲、解洪元、邵濱孫、袁濱忠等名家聯袂主演《雷雨》。
2013年上海滬劇院重新修改排演《雷雨》,在“尊重原著、忠於原作”的基礎上,改編更加貼近時代導演曹其敬在執導該劇時,在完整保留1959年版中“盤鳳”“花園會”“吃藥”“撕支票”和“四鳳獨嘆”等經典唱段基礎上,著重體現人性、人情和人文精神 。特別在第五場的高潮,當真相大白,悲劇命運不可避免地發生時,安排滬劇舞臺上很少見的五重唱,這段極具音樂性的演唱為該劇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更強化了戲劇衝突。結尾時那風雨交加的雷電更是驚心動魄,將整部戲推向了高潮。《雷雨》中的繁漪個性鮮明,演繹的難度非常高。當年丁是娥把這個人物演繹得生動真摯,曾有“活繁漪”之稱。茅善玉以自己獨到的理解,再塑繁漪,榮獲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在茅善玉看來,塑造角色向前輩看齊並不難,難的是隨著時代發展,如何讓經典常演常新。 繁漪與周萍的“花園會”,是滬劇獨有發揮,曹禺對之讚不絕口。不過,在茅善玉這一代演員排練《雷雨》時,曾有人提出,“是不是應該尊重原著,拿掉‘花園會’”。“我們沒有採納刪除建議,‘花園會’是觀眾耳熟能詳的滬劇唱段,有助於體味人物心情。”茅善玉坦言,這次演出版《雷雨》“花園會”並非完全照搬,“我們刪掉了重復的小細節,節奏更緊湊,保留軟糯味道。”她頗有感慨,“傳承經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智慧。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對於藝術不能固步自封,要審視當下審美要求,回望前輩名家作品。”
此次在《雷雨》中扮演魯媽的陳瑜、扮演周樸園的王明達、扮演魯大海的錢思劍和魯貴的淩月剛都是滬劇舞臺上具有相當功力的演員,尤其是著名滬劇小生朱儉演繹的周萍,見證了他孜孜不倦的藝術追求。而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團90後青年演員洪豆豆(22歲)和金世傑(23歲)出演四鳳和周衝的角色,在前輩們的輔導下,表演上不斷進步,為演出增添了更多生氣和活力。洪豆豆憑藉劇中“四鳳”一角,榮獲上海市白玉蘭戲劇表演新人配角獎。
為了彌補部分觀眾沒能到劇場觀看《雷雨》演出的遺憾,上海滬劇院與東方大劇院攜手推出網絡直播,11月15日晚7點30分,觀眾可以通過手機平臺觀看整劇演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