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生態變好引來“幸福的煩惱”

2017-11-16 14:38:50|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生態變好引來“幸福的煩惱”,鳥、蛇到電力設備上“安家”,咋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拿著絕緣操作桿,巡視工作區域中的高壓電瓷瓶、避雷器、架導線的橫擔等電力設施,這成了錢忠和他的同事們最近隔三岔五要幹的事。主要看啥?看有沒有鳥、蛇等小動物在這些電力設施附近“安家”。身為國網上海嘉定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從事電力相關工作30多年的錢忠對記者笑言,這是最近幾年多出來的工作任務:“以前電力設施周圍幾乎是沒有鳥等動物築巢的,這些年這類情況越來越多。為了讓小動物‘安家’更放心、電力設施更安全,我們必須定期查看。”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為啥會有那麼多鳥和蛇和電力設施發生“親密接觸”?錢忠告訴記者,他是土生土長的嘉定人,對這幾年嘉定的生態環境改善深有感觸,這種變化不僅讓人類感受到了,連動物也感受到了:“2015年以前,鳥類在電力設施上築巢的情況很少,即便發生也是在偏僻的農村地區,從2015年開始,嘉定區域內鳥類在電力設施上‘安家’的現象越來越多。”根據嘉定供電公司統計,這種現象2015年發生了86起,2016年143起,2017年130起,今年還發生了8次“蛇爬上電力設施”的事件。“這類事件不止發生在農村,城區也屢有發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鳥、蛇等動物不懼人類的生活區域,甚至“大大方方”在電力設施附近安家,是嘉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表現。嘉定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幾年,嘉定嚴格落實規劃造林,持續提升林地景觀功能,根據“十三五末森林覆蓋率達15%”的目標倒排每年造林目標,今年上半年已鎖定新增林地2700畝。同時,嘉定緊密對接“五違四必”環境綜合整治,及時在整治完畢地塊播撒花草種子補植地被,僅上半年就在博樂路沿線、海上文博苑地塊等播撒花草種子約800公斤,種植面積達16萬平方米。環境好了,“幸福的煩惱”也來了:“如果鳥類築巢離電力設施太近或直接‘安家’在電力設施上,安全距離達不到,潮濕天、下雨天容易産生放電現象,導致鳥類死亡的同時還會影響供電安全。鳥築巢一般是一根根樹枝搭起來,有的鳥會誤將鐵絲當樹枝用於築巢,極易造成短路。另外,如果蛇爬到兩個電力設施中間,兩頭一搭,就觸電了,極易造成供電中斷。”錢忠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怎麼辦?錢忠告訴記者,在做好對電力設施的日常檢修和維護工作之外,電力工作人員這幾年又多了一個“暗中觀察”的工作:觀察鳥窩、蛇窩和電力設施的距離。如果大於安全距離,就讓小動物安安心心把巢築起來;如果不到安全距離,就用絕緣操作桿去干擾一下。“小動物發現後,一般就挪窩了。我們的本意是儘量不去打擾它們,如果影響到它們自身安全和供電安全了才要‘出手’。我們不是簡單驅趕,也希望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共享美好生態環境。”另外,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對動物的影響,從今年開始,嘉定供電公司還在電力設施上安裝了防鳥、防蛇等裝置,確保在不傷害鳥、蛇等動物的前提下,讓它們和電力設施保持安全距離,這也是今年嘉定“鳥類在電力設施上築巢”事件比去年少的重要原因。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嘉定區委書記馬春雷表示,生態環境改善,和這幾年上海的環境綜合整治有很大關係,原先的違建經整治後,給植樹造林補綠騰出了空間。“比如,全長21公里的京滬高鐵(嘉定段)附近原先違建較多、環境相對較差,最近我們在相關區域開展了綠色廊道建設,把高鐵周邊空間進行整治梳理,騰出5000多畝地,採用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混搭’的方式打造一片錯落有致的混交林。”目前,佔地810畝的重點整治地塊已全部完成土方造型,進入秋季植樹環節;鐵路紅線內2165畝綠化建設任務預計今年底完工,整個綠色廊道建設將於明年10月完成。屆時,途經嘉定的高鐵乘客將欣賞到一條草木旺盛、花團錦簇、人鳥相融的風景線。

  嘉定區域內一些高架立柱也變成了“花柱”,相關部門完成了軌交11號線773根立柱、嘉閔高架380根立柱的爬藤類植被圍網栽植,有效緩解高架立柱帶來的“鋼筋水泥森林”效應,增大綠視率。記者了解到,到今年年底,嘉定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將達38.52%,森林覆蓋率將達13.8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將達18.2平方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