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9條景觀道路開啟“落葉不掃”模式

2017-11-16 14:39:16|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城市溫度丨上海9條景觀道路開啟“落葉不掃”模式,美麗的落葉你認識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11月15日,上海今年公佈的29條落葉景觀道路中,有9條率先開始實施“落葉不掃”。

  讓街區更加適合漫步,這是“落葉不掃”的美好初衷,實際效果如何?“落葉不掃”首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實地探訪。

  今年秋色或遜於往年

  午後,站在思南路復興中路路口向南望去,道路兩側100多棵梧桐樹的“頭髮”已黃了兩三成,一陣細風吹過,幾片枯葉便從枝頭翩然降落,地面上逐漸“編織”起淡褐色的“地毯”。不過,和記者想像中的落葉滿地還有不小差距。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實施“落葉不掃”首日的思南路,落葉量較少 陳璽撼 攝

  “選擇今天啟動‘落葉不掃’,是考慮到懸鈴木以往一般在11月中旬進入集中落葉期。”黃浦區綠化市容局環衛管理科科長王明生表示,今年夏季的異常炎熱和近期冷空氣的“不給力”,讓懸林木集中落葉期延後。按照經驗來判斷,預計要到11月底,思南路才會有較好的落葉景觀效果。

  記者還注意到,地上的落葉以枯葉為主,色彩比較單一。對此,上海植物園高級工程師王玉勤表示,今年夏季的高溫、乾旱天氣,讓不少植物“受傷”,葉子還沒變顏色,就已經焦枯掉落。加之,近期雨水多、溫差不大,也不利於葉片變色。因此整體而言,今年的秋色可能稍遜於往年。

  王玉勤説,如果未來有較強的冷空氣到來,加大晝夜溫差,減少葉片中的水分,可以促成色葉植物變色、更鮮艷,不過前提是色葉植物本身的“底子”要好,否則養分不夠,也不利於後期葉片變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11月15日,思南路上的落葉以枯葉為主 陳璽撼 攝

  落葉並非完全不掃

  沒有滿街的落葉繽紛,除了懸鈴木集中落葉期延後以外,還與清掃員有關。

  “雖説‘落葉不掃’,但不是完全不掃。”負責清掃思南路的楊偉勇一邊和記者説話,一邊把馬路上的一大片落葉掃進了簸箕。他告訴記者,按要求,要有選擇地清掃落葉,只讓人行道及下街沿(靠近人行道)的一部分覆蓋落葉,從而不影響交通與出行安全;如果遇到雨天、霧霾等特殊天氣或城市重大活動,一般也不留落葉,隨落隨掃。到了晚上七八點,清掃員還要清掃掉留在道路上的所有落葉,不讓它們過夜,讓路人次日有“新鮮”落葉欣賞。

  此外,為保證“純粹”的落葉景觀,清掃員每天要對道路採取“撿拾保潔”,清除隱匿在落葉中的垃圾,確保沒有沾污垃圾的落葉滯留路面,只留下乾淨的落葉供路人欣賞。如果落葉堆得不均勻、不美觀,還要把多餘的落葉掃去“支援”落葉稀少的地方;堆得過厚,造成防火隱患或堵塞下水口,也要清掃,削減落葉厚度,去掉關鍵部位的積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楊偉勇説,落葉堆裏比較常見的垃圾是紙巾、塑膠瓶和煙頭 陳璽撼 攝

  上述這些細緻要求,都增加了清掃員的工作量。比如,原本“一視同仁”的掃法就比把垃圾從落葉中挑出來省心得多,而把一部分落葉留到晚上再掃,也增強了清掃員的夜間勞動強度。

  “高峰時,一天大約掃出四車落葉,大部分在傍晚前就能做完,現在要留兩車到晚上解決。”楊偉勇表示,落葉季節的工作強度估計比平日裏大20%。不過,好在經常有路人駐足拍照甚至當面感謝,對此,楊偉勇説“累管累,但值了!”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未來落葉量加大後,垃圾更難找,清掃員的撿拾強度將驟增 陳璽撼 攝

  明年試點範圍將擴大

  黃浦區有落葉景觀的道路不少,為何至今只有思南路(建國中路到復興中路路段)試點?

  王明生表示,落葉景觀道路需要符合很多要求,並非有落葉植物就可以,比如,落葉不能影響所在道路的暢通,而且道路本身要有相當的寬度;要配備足夠的保潔能力;栽種的樹種要有一定的落葉量,色彩最好豐富些,保證景觀效果等。

  選擇思南路試點,則是考慮到落葉景觀和街道氣質的契合度,思南路上遍佈著復興坊、思南公館、孫中山故居等歷史建築,有落葉的點綴,整個街區文化氛圍愈發濃厚。相比之下,一些街道雖然也有較好的懸鈴木資源,但兩邊的商業項目較多,不如思南路有味道。

  不過,思南路也有個別短處,就是路幅寬度不夠,而且兩邊上街沿堆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落葉景觀效果。

  記者從黃浦區綠化市容部門了解到,如果思南路(建國中路到復興中路路段)試點落葉景觀道路的效果良好,該區或許會在明年擴大試點範圍,比如讓思南路的試點路段向北擴展直至覆蓋整條思南路,復興中路、茂名南路等路幅較寬、通行情況較好、兩側懸鈴木樹齡較長、長勢良好的路段也在試點考慮範圍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1

離思南路不遠的復興中路,暫未納入試點,落葉隨落隨掃 陳璽撼 攝

  “落葉不掃”的不止街道

  除了29條落葉景觀道路,其實上海還有許多綠地和公園也具備了“落葉不掃”的條件。

  上海古猗園綠化工程師劉阿梅告訴記者,11月中下旬到12月初,園內的銀杏、梧桐、三角楓、水杉、落羽杉、紅楓、雞爪槭等色葉植物將陸續迸發出鮮艷秋色,其落葉是一道別致風景,因此上海古猗園會在天氣晴好的時候,有選擇地保留一些道路和草坪上的落葉,通知清潔員暫時不要清掃。

  遠離道路和草坪的樹叢內,如果有落葉,一般不會清掃。劉阿梅介紹説,落在土壤上的落葉,可以拌到土裏,根據不同季節,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半年,自然降解成肥料,還能讓土壤變得疏鬆,透氣透水。秋冬季的落葉,對於抗寒能力較差的樹木而言,還有一定保溫作用。

  雖然落葉優點不少,但對於保留落葉,還是會有在公園內散步或遊玩的人提意見。比如一些喜歡在草坪上逗留的遊客,會嫌落葉太臟;又比如一些一直在園內鍛鍊的老人,會覺得落葉在路上礙事,尤其是下雨天,會擔心落葉粘腳或者有讓人滑倒的隱患。

  “無論如何,我們都會盡全力兼顧各方意見,把‘落葉不掃’做得更好。”劉阿梅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