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嚴慶谷用英文唱京劇

2017-11-20 15:03:49|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嚴慶谷用英文唱京劇,背後是這番良苦用心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來年必定降麟兒。”“Next year we must have again, children.”“無奈何我只得雙膝跪。”“Nothing can do, I just fall on my knees.” 欣賞京劇演出時,螢幕上打出英文字幕並不稀奇。但,如果這出京劇是用英文演唱的呢?

  今天下午,近300名觀眾在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欣賞了一齣英文版的京劇選段《搜孤救孤》,表演者是著名京劇演員嚴慶谷。這臺名為“胡扯”的諧趣演唱會,其實是徐匯區龍華街道同上海京劇院共同發起的“國粹好鄰居”文化藝術志願服務行動今年的收官演出,台下的觀眾有來自龍華街道的社區居民、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志願者,也有從全國各地趕來鐵桿戲迷。

  當臺上《法門寺》、《打城隍》、《玉春堂》等十余出經典唱段引得台下老戲迷拍手叫好時,作為最末“彩蛋”出現的英文版《搜孤救孤》卻讓所有觀眾感到驚訝,京劇還能這樣唱?

  加入現代元素並非迎合市場

  “上海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國際大都市,在京劇中加入英文、日文等外語元素,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京劇魅力,也與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人文精神相契合。”

  在演出結束後的現場問答環節,有年輕觀眾提問如何平衡現代元素在傳統京劇中的作用時,嚴慶谷直言不諱:“丑角最早能夠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可以説開創了中國戲曲之先河,但時至今日丑角卻越髮式微,因此我們就在表演中引入時尚流行元素,讓表演不止與傳統對話,更能夠與年輕人對話。”

  因此,演出中不止串場解説的會引用年輕人頗有共鳴的梗作為“包袱”,比如“以前人們愛看戲就像今天大家喜歡打王者榮耀”,嚴慶谷還將自己鑽研多年的日本古典戲曲表演形式“狂言”的選段《盆山》帶到現場,讓觀眾直觀感受中日兩國傳統戲曲的不同魅力。

  “國粹好鄰居”最大的特色,是台下既有專業觀眾,更有從未走進過戲院的零基礎觀眾。作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京劇代表性傳承人,嚴慶谷主演的《三盜九龍杯》、《佛手橘》、《連環套》、《群英會》、《活捉張三郎》、《十八扯》等已經為京劇老票友們熟知,但在演出中加入現代流行元素,甚至將經典唱段翻譯成英文版演唱,仍舊要冒著被指“迎合市場”的風險。

  對此,嚴慶谷説,在傳統藝術中加入現代元素並非迎合當下觀眾,而是引領當代觀眾走進不同的藝術大門,激勵現代人自發地去了解京劇這門國粹。因此,即使用英文演唱,唱詞也是由中文一一對應翻譯而來,唱調的轉承啟合也遵循原版唱段,內容和曲調都保持了原汁原味。

  要讓臺上台下都有人

  對於首次觀看英文演唱的京劇,而且是在並不多見的丑角舞臺上,台下來自民航學院一位學生觀眾的評價或許能代表不少年輕觀眾的心聲:演出全程完全不想打瞌睡,並且相比大家默認年輕人都喜歡的快餐文化、好萊塢大片,京劇才真的有直擊中國人內心的生命力。

  不過,今天的演出也並非一場普通的京劇普及和交流大會。台下就座的數十位民航學院學生,幾乎人人都在距離學校不遠的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擔任過志願者。

  2015年5月,上海京劇院落戶龍華,之後的一年間,雙方共同完成了“修身立德、共創文明”主題活動、“益心益意”家風建設活動、“藝起做公益”等12項主題志願活動,構建起上海京劇院向基層社區“溢出”傳統文化藝術資源的常態。

  今年初,龍華街道、上海京劇院全面推出“國粹好鄰居”文化藝術志願服務行動,陸續將頂尖京劇藝術演出、名家名段帶進龍華轄區部隊、龍華烈士陵園、徐匯濱江建設者之家,以及龍華街道的各個社區、敬老院、大中小學和幼兒園, 為具有千年曆史、正在經歷區域功能轉型的龍華地區帶去了最優秀的國粹藝術表演。

  目前在民航學院大二就讀的張瑞是學院青年志願服務隊的負責人。她告訴記者,學院與京劇院的志願服務合作源於2015年,每逢演出,學校就會派4名學生志願者到戲劇空間,負責檢票、引導、現場秩序維護。而當工作結束時,京劇院的工作人員則會邀請小志願者們一同觀看演出,讓許多從未踏進戲院、甚至從未完整聽過一齣劇目的學生第一次現場接觸京劇。

  如今,民航學院的志願者團隊已經有百餘名學生成員,今年國慶至今已經有30余人次到京劇院進行志願者服務。而在整個龍華地區,因徐匯濱江開發開放,上海京劇院、朵雲軒藝術中心、余德耀美術館等一系列美術館、博物館、演藝空間相繼落戶,加之“千年龍華”本就為人熟知的龍華寺、龍華塔、龍華廟會、龍華烈士陵園等珍貴歷史文化遺産持續吸引市民參觀,龍華街道的“益加藝”文化藝術志願服務項目也發展為了擁有31支志願服務分隊、3000多名市民志願者的大團隊。

  無論是表演者還是志願者,都對傳統文化在龍華的發展充滿信心。正如嚴慶谷所説,自己不擔心京劇人才稀缺,更不擔心京劇觀眾減少,因為“臺上台下都有人”,讓他對傳統的延續充滿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