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上海 943名滇西學子抵滬求學

2017-11-24 11:29:11|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我的學校在上海 943名滇西學子抵滬求學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經過近120個小時的顛簸,首批943名雲南保山市建檔立卡學生本週分7批次已平安抵滬,分別進入上海27所中職校開啟求學路。隨著最後點名工作的結束,上海市房地産學校的籃球館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既表達了上海職教界對“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的大力擁護支持,更表達了上海職業院校對雲南學子的真誠歡迎。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作為抵滬學生的中轉站、集散地和接受學校,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和上海市房地産學校做了大量細緻、週到的工作。工業技術學校大禮堂和校園電子屏上的“熱烈歡迎雲南西部學生來滬學習”的大字一直滾動播出著,讓雲南小夥伴一進校園就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除了學生科、保衛科等部門老師參與接待、服務外,學校還從各班抽調了學生志願者參與接待工作。模具專業的王昊宸負責為去往江南造船集團職業技術學校的同學引路,忙前忙後的他竟熱得只穿了一件單衣。學生工作部的陸建超主任介紹,很多雲南學生對上海陰冷的天氣預判不足,帶來的冬衣不足夠抵抗嚴寒,為此他們不僅把庫存的冬季校服拿出來分發,還立即聯繫廠方趕制冬衣。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派了3位老師來接雲南的孩子“回家”,學校不僅把學生宿舍裏的生活用品、被褥全部準備好了,還為他們每人定制了飯卡,而且裏面已經充進了200元。“接回的學生,我們已經全部開展了談心、帶教工作,晚上還組織他們觀看了電影。我們的活動每天一安排,接下來,還有軍訓、體檢、歡迎儀式等。”負責接待的季根森老師介紹。

  來自保山昌寧的李建彭今年剛滿16歲,從昌寧到保山到昆明再到上海,從未出過遠門的他,坐上火車的那一刻還真有點擔心,“不過一下火車,就看到了站臺上迎接我們的老師,雖然身上感到有點冷,但我心裏覺得好開心。”

  據了解,根據今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滇西實施方案(2017-2020年)》通知,本市中等職業學校對雲南的麗江市、保山市、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建檔立卡“兩後生”(未升學的應往屆初、高中畢業生),實施對口單獨培養和分段培養兜底式招生工作,每年共計劃招收2300人(單獨培養1150人,分段培養1150人),在滬進行中等職業教育。

  對此,上海迅速行動,積極領會“以促進就業脫貧為導向,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精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的通知精神,在聽取雲南省教育行政部門意見基礎上,結合本市實際情況,確定全市29所中等職業學校的46個專業,招收滇西建檔立卡“兩後生”,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即完成了麗江、保山、楚雄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四地的2300名學生的招錄工作,本月21日、22日兩天,又完成了保山學生的集中抵滬接待、安排工作。

  23日下午,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虞麗娟來到上海市信息技術學校,慰問雲南來滬學習的中職生們。虞麗娟親切地詢問了學生們的適應情況,並勉勵大家要努力學習,走上工作崗位以後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既能改善個人、家庭的情況,也能對整個社會、國家做出貢獻。

  事實上,上海與雲南之間的職業教育交流源遠流長。虞麗娟表示,雙方要建立起職業教育聯盟,更好地促進兩地交流。據悉,下周,來自麗江、楚雄彝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千余名學生也將陸續抵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