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南昌路漁陽裏:紅色征程的起點

2017-11-28 11:05:1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傳承紅色基因丨一系列建黨準備工作在上海南昌路上一條弄堂內完成 漁陽裏:紅色征程的起點

       這是上海市中心一條普普通通的石庫門弄堂,百年風霜在它身上寫下了一抹滄桑。然而,在風雲激蕩的上世紀20年代,這條弄堂曾是許多重要歷史人物的聚合點,也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者。這裡不僅是《新青年》編輯部,更是中國共産黨的孕育之地——第一個黨組織、第一個團組織、第一所幹部學校、第一個黨領導的工會……紅色基因從這裡迅速複製、傳播,植入千千萬萬個熱血青年和革命志士的心中。上海正在開展的“黨的誕生地發掘宣傳工程”,使這條百年老弄堂進入人們的視線。它宛如一顆寶石,穿越歷史,靜靜地放射著光華——這就是漁陽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説:71歲的趙文來住在南昌路100弄2號已有40年。只要有人來參觀,他都會熱情講解並遞上紅色遺跡的資料。劉歆 攝

       印跡 :紅色上海第一弄

       從繁華熱鬧的淮海中路往南100米左右,就是南昌路。與淮海路的車水馬龍、霓虹閃耀相比,這裡顯得淡然而靜謐,馬路的格局,和100年前的環龍路相比,沒有多大改變。

       97年前的一個冬天,一位身著長衫的中年人,帶著行李走進環龍路上的老漁陽裏。他就是被毛澤東譽為“五四運動總司令”的陳獨秀。那是1920年2月,為躲避追捕,陳獨秀與李大釗迎著鵝毛大雪,乘坐帶篷騾車悄悄離開北京。李大釗和陳獨秀約定:我在北京,你在上海,我們分別做建黨的準備。這就是中國共産黨創建過程中“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故事。而上海一系列建黨的準備工作,有許多是在這裡完成的。

       當年的老漁陽裏其實並不老,整條弄堂建成才7年,只是為了和1917年建成的新漁陽裏區分開來而這樣稱呼的。老漁陽裏2號是安徽都督柏文蔚的寓所,一正一廂的兩層石庫門,在當時是時髦寬敞的住宅,陳獨秀抵滬後,就在這棟房子裏住了下來。

       由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和市文物局編纂的《中國共産黨早期在上海史跡》一書,記載著隨後展開的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建黨準備工作和活動——

     《新青年》在這裡繼續編輯出版;1920年春,共産國際代表維金斯基經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在這裡商討建立中國共産黨的問題;5月,毛澤東來上海,在這裡拜訪陳獨秀,討論馬克思主義和湖南改造等問題;6月,陳獨秀與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在此開會,成立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這是中國共産黨第一個早期組織。與此同時,《新青年》改為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的機關刊物。年底,陳獨秀去廣州,陳望道接任主編。同年11月7日,上海共産黨早期組織在此創辦了《共産黨》月刊,由李達在樓上亭子間編輯。

       老漁陽裏2號還是中共“一大”的籌備處和“一大”期間的“秘書處”。1921年6月3 日,共産國際代表馬林到滬,經商議後決定於7月下旬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海共産主義小組即以老漁陽裏2號為聯絡處,由李達、李漢俊出面進行了具體的籌備,致函各地共産主義小組委派代表,確定會議地點和日程,起草並刻印有關文件。

       今天,老漁陽裏的門頭已經看不到了,現在是南昌路100弄,位於思南路和雁蕩路之間,和102弄共用一個入口。走進弄堂,右邊第一排房子是1號,再往裏走,就是2號。石箍的黑漆大門緊閉著,上面貼著兩個紅色“福”字。這座石庫門老房子,如今是居民住宅,只是旁邊的墻上有一塊銅牌,上書“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字樣。

       這是一棟讓人肅然起敬的老房子。近百年在這裡發生的一切,如驚雷、似閃電,劃破漫漫長夜,喚醒沉睡的人們,一個嶄新的先進的政黨在此孕育。開天闢地的中國共産黨在不遠處的望志路106號誕生,中華民族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火種:漁陽裏的革命活動

       距離老漁陽裏不遠是新漁陽裏。由於弄堂口在淮海中路567弄,且保留著“漁陽裏”的門頭,因此知名度比老漁陽裏大得多。弄內6號,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現在已經辟為紀念館。

       新漁陽裏的紅色歷史也可以追溯到1920年春。當時,楊明齋陪同維金斯基到上海,同陳獨秀商討建立中國共産黨時,租賃這棟石庫門房子為活動地,並開設中俄通訊社,後改稱華俄通訊社。當年8月22日,俞秀松在陳獨秀指派下,來到新漁陽裏6號發起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隨後,他擔任了共青團臨時中央的第一任書記。

       1920年9月,這裡挂出了“外國語學社”的招牌。其實,這是黨開辦的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學校,用學外國語掩護革命活動。吸引了一群救國心切的年輕人。半年後,劉少奇、任弼時、羅亦農、肖勁光等20多位學員分赴蘇俄學習,他們日後都成了中國革命的骨幹。

       1920年10月3日,上海機器工會在新漁陽裏舉行發起會,陳獨秀、李漢俊等出席。孫中山、陳獨秀等還參加一個多月後的正式成立大會。從此,中國工人階級有了第一個群眾組織。

       新漁陽裏曾改名為銘德里,1957年恢復舊稱。漁陽裏6號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市文管會對舊址進行整修,于1989年5月4日對外開放;2001年再次進行全面整修擴建,于2004年向社會開放。

       老漁陽裏2號原先與淮海中路新漁陽裏6號有弄堂相通,兩處相隔數十米。當年,陳獨秀等還常去新漁陽裏6號講課,熱血青年如劉少奇、任弼時等常在此出入,這條通道也被稱為‘共産主義小道’。可惜的是,現在這兩條弄堂已被封閉,不再相通。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説:漁陽裏6號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 劉歆 王凱 攝

       傳承:“初心之地”發揮作用

       進入21世紀以來,漁陽裏越來越受到關注。多位老黨員和熱心黨史的中青年學者專門對此展開了研究。2015年6月,經上海市中共黨史學會批准,漁陽裏歷史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為中共黨史學會的二級分會。這是第一個以上海“漁陽裏”這一具有豐富歷史意涵的城區為研究對象的民間學術社團。

       今年91歲高齡的王乾德是漁陽裏研究會的發起人和名譽會長。他介紹説,上海剛解放不久,為尋找黨的誕生地,陳毅、潘漢年等上海市領導來到老漁陽裏踏訪。當年還有個籌辦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的計劃。由於年代相隔已經久遠,現在已很少有人知曉這段歷史。研究會會員盧志新認為,上海老弄堂,首推新老漁陽裏。他説,在中國和上海的歷史大變動中,新老漁陽裏的地位實在太重要了。

       2016年10月22日,“漁陽裏與中國共産黨的創建”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大學舉行。會上,漁陽裏歷史文化研究會落戶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去年,研究會還出資編印了一本小冊子《漁陽裏,紅色征程的起點》,這本小冊子已經印刷了兩次,共1000冊,很受歡迎。研究會會長李瑊表示,從100多年前上海的歷史背景、租界環境、城市特點、開放程度來看,紅色之源漁陽裏處於一個非常特殊的區域,一個新型的無産階級政黨在這樣一個區域裏誕生不是偶然的。對於漁陽裏這樣一個“初心之地”,一定要加強挖掘、研究和保護。今年10月,第一屆漁陽裏文化論壇在上海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學者指出,要對漁陽裏等革命舊址進行發掘、梳理、宣傳、弘揚。

       如何進一步挖掘漁陽裏等紅色舊址的價值,讓這筆寶貴財富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揮作用?市政協常委、本報記者俞亮鑫長期關注漁陽裏,曾多次向市政協遞交提案,今年初,市政協完成了一項調研報告,指出復興公園附近一平方公里密集分佈著10多處建黨早期的重要舊址,有一大會址、新老漁陽裏、博文女校、又新印刷所、維金斯基故居等,它們見證了中共從醞釀、籌備、組織、誕生的完整過程,建議將這裡打造成一片“紅色源頭歷史風貌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