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文史研究館業務處處長徐建恒。徐建恒 供圖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彭麗):2017年11月16日,上海微網專訪上海市文史研究館處長徐建恒。徐建恒,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業務處處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上海文史館“百福百壽”作品的創意者。徐建恒是一位儒雅的學者,書法的熏陶和幾十年文史研究館工作的浸潤,使他由內而外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徐建恒創作《高山仰止》。徐建恒 供圖
徐建恒説,他學書法與興趣有關,更與時代相連。
“我經歷過的上世紀60年代,毛筆字還是當作工具的,經常要使用毛筆寫標語、喜報、海報等。”徐建恒説,“學書法的歷程大多都是相似的。興趣是書法最好的老師,但是培養也尤為重要。”
徐建恒從小就對書畫情有獨鍾,這是溶于血脈中的愛戀。後師從蔣鳳儀先生,蔣鳳儀喜鑽歷代碑帖,擅書魏碑、草、隸、篆諸體,從蠅頭小楷至榜書無不兼能。徐建恒遵師之誨,學習從漢碑入手,以清代書法家鄧石如為過渡,上溯秦漢,下蹤魏晉,舉凡兩漢名碑,先秦金文鼎彝,南北朝之造像、石刻,逐一臨寫。其後,先後問道于錢君匋、趙冷月、徐伯清、陳佩秋等一代大家,博採眾長,轉益多師。
徐建恒創作的《過故人莊》(唐 · 孟浩然)。徐建恒 供圖
臨帖很重要,但同時也要融會貫通和創新,這樣字體才能有“個性”。
古人有雲:“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書法空談創新是創不出新的,歷代的書法經典中包含著許多新的信息。中國的藝術只有好與壞之分,文與野之分,精與粗之分,這與新舊沒有什麼必然關係。只有樹立了這樣一種觀念,不斷地去與歷代的書法經典打交道,並虛心向它學習,才會理解這些書法經典的價值。
徐建恒説:“當年初學書法時可供選擇的字帖很少,老師讓我們用毛筆雙勾填廓,勾好後當字帖學用。”他説,“臨帖要臨與自己性格相近的,也要臨與自己性格不同的,其實臨與自己性格不同的書法,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事。”
徐建恒創作的《天平山中》(唐 · 楊基)。徐建恒 供圖
從習書開始,徐建恒從未間斷臨帖。他強調,初期臨帖是選擇字體的風格,只有與自己性格相近的,才能成為知己,這樣寫起書法來,才有“伯牙子期鼓琴覓知音”的感覺。隨著書法的精進和人生閱歷的轉變,臨帖的選擇也會有所調整,會否定先前所寫的書法,會産生新的憧憬,投入創作更好作品的激情中。
徐建恒強調臨帖可以夯實根基,豐富完善線條的表現力,將高古美與柔和美糅為一體。同時,徐建恒也將簡牘文字加以吸收運用,遺貌取神,追求章法構圖之美,墨色與視覺的協調,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把個人的筆墨情趣與時代的審美取向融會貫通,構成了其書法形式自由、筆墨鮮活的特徵。
徐建恒創作的《秦作長城防極域,漢生飛將守陰山》。徐建恒 供圖
南朝大書法家王僧虔説:“纖微向背,毫發生死。”
一件作品真正的高度,就取決於細微的一點上,好象搞科研,有時一點點的失誤都會導致整個實驗的失敗。書法是抽象的線條藝術,是一門黑與白的藝術,它通過紙與墨、筆與硯,呈現給觀者美感。這門藝術沒有色彩的渲染,美感大多通過線條的粗細、輕重濃淡,枯濕對比和墨色間黑白灰的無窮變化來呈現。如此,創作過程中每一筆都是整幅作品成敗的關鍵。徐建恒説,有時一筆就要鑽研多年,通過不斷的揣摩、領悟才能把這一筆的精髓和創作時臂、肘、腕的配合做到恰到好處。
評論稱,徐建恒的書法,無論是謀篇佈局、間架結體,還是筆墨運用、意境開掘,均摒棄了世俗氣,透露出古氣、文氣。獨特的字形,線條講究自然、流暢,結體堅實、穩固,平整中求參差,和諧中求變化,形成疏密有致、奇險轉換的鮮明對比。通篇佈局、落款、鈐印處理靈活,渾然一體,增強了視覺效果。"書為心畫",古人強調"書貴入神",又説"寫字者,寫志也"。徐建恒深諳于斯,作書"意在筆先",落筆"胸有成竹",縑素之中自有清剛雅正之氣,書品、書境直抒胸臆,勝人一籌。
徐建恒創作的《榮耀鄉里》。徐建恒 供圖
徐建恒堅信,只要有文字,就一定會有書法。喜愛書法的人至少不會使自己去中國化。
當被問及對未來書法藝術發展的展望時,徐建恒説:“‘文化自信’!只要有文字,就一定會有書法。”時間會推著歷史的車輪前進,能沉澱下來的,肯定都是好的。甲骨文,篆文書法的發展史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説,雖然書法不會再走實用主義道路,但書法絕不會消亡。
作為文史研究館工作人員,徐建恒對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尤為看重。他説,文史研究館每年都有書畫活動,提出"百福百壽"的創意,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留住書法的美。他説:“‘百幅百壽’是傳統吉祥文化的象徵,100位名家同創福與壽也體現了文化的厚重。”文化是需要被尊重、被記憶、被傳承的,書法是中國的國粹,不能丟也不會丟。
徐建恒創作的《涼意入秋清可畫,綠樹成蔭春已還》。徐建恒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