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癡”郭大湧:高節人相重 虛心世所知

2017-08-18 13:46:1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_副本(帶logo)

郭大湧(1946年—)。供圖 郭大湧

  國際在線上海微網(彭麗):2017年8月13日,筆者走進郭大湧的畫室,彼時他正在為即將舉行的畫展創作。白色宣紙,朱竹躍然紙上,動中見靜,法度、韻味、氣勢三者俱佳。見竹疏朗瀟灑,便讓人想起君子, “ 苦節憑自珍,雨過更無塵。”

  郭大湧,上海著名潮汕籍書畫家,精於書法、擅長繪畫。在書法方面,郭大湧造詣極深,書法圓潤連貫、深厚蒼勁;在繪畫方面,郭大湧擅長山水潑墨畫。青綠重採、渾然天成,頗得渲染潤澤之意趣;人物畫更是信手拈來、形象傳神;尤以寫竹見長,朋友稱其為 “竹癡”。郭大湧為人隨和,師從 “江南竹王”申石伽潛心研竹30餘年,得石伽親傳,成為著名的“石伽竹派”傳人。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_副本(帶logo)_副本

郭大湧《幾曲雲嵐》。供圖 郭大湧

  石伽竹派 “寫竹”,注重寫意,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郭大湧説:“傳統寫竹多表現竹竿的挺拔向上,我們寫竹喜歡寫動態的竹。片片竹葉于風中搖曳,體現出‘迎風’的動感意韻。郭大湧寫竹,竹葉以“個”、“介”相疊,以墨色分出前後,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竹節用筆勁利遒健,竿瘦而葉肥。筆勢變化多端、挺勁瀟灑、渾厚淋漓。

  郭大湧強調:“寫竹不僅是寫實,更要寫竹子的意境,這是最主要的。”他強調寫竹的基礎一定是書法,要把書法的味道和書寫的味道,融會貫通。書法寫不好,竹子就寫不好。中國人喜歡寫墨竹,用黑色的墨表現竹的氣節,就與書法用墨有關。寫竹須氣正,要把高節之氣融入到竹的創作中。

  鄭板橋曾説過:“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眼中有竹、胸中有竹、心中更要有竹。意存筆先,方能畫盡意在。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_副本(帶logo)

郭大湧《風雨瀟瀟竹萬竿》。供圖 郭大湧

  朱竹,寓意吉祥如意、竹報平安。

  朱竹,指紅色的竹。硃筆畫竹,始於蘇軾,蘇軾在試院時,興至無墨,便用硃筆畫竹,別有風味。郭大湧喜歡用其特別調製的紅墨畫朱竹。他説,紅墨的調色非常關鍵。不能調的太紅,太紅的話人們欣賞起來心情無法安定。好的朱竹作品,既要有紅色本身的寓意,又要儘量減少紅色所帶有的火氣,帶給人安定的感覺。

  郭大湧畫朱竹,會以水濱坡石,襯以竹葉,石頭與風中搖曳舞動的竹葉,構成動與靜的平衡佈局。用筆,參入書法筆意,竹葉猶如草書,點劃紛披,以濃淡虛實相生的墨色,表現出陰陽相背和前後參差的空間感。

  畫朱竹時,落款也很重要。郭大湧對學生説:“創作朱竹時,如果竹子畫不好,落款一定要落得好。如果落款落不好,石頭一定要畫好。”紅色、落款、背景,這三個關鍵,如果都能完成的很好,是功底;如果某個完成的很好,是功夫。整體佈局決定作品的高度,而細節則決定了作品的深度。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_副本(帶logo)

郭大湧《動健雄姿》。供圖 郭大湧

  申石伽曾曰:“大湧仁弟早歲即具繪畫基礎,從余研習墨竹十餘年,得風晴雨雪之妙。”

  郭大湧與申石伽先生相識30多年間,兩人性情相近,談書論畫,成忘年之交,師生情中也透著兄弟情意。郭大湧寫竹滲透著石伽先生之精神風貌,乾淨利落、瀟灑俊逸。

  郭大湧在繼承“石伽竹派”的基礎上,結合傳統書法線條與墨色進行創新。根據竹子在春夏秋冬、風晴雨雪中的變化,把風竹的搖曳、晴竹的遒勁、雨竹的淋漓、雪竹的傲骨與四季更替相融。再以山泉清流、飛瀑急湍、水濱坡石為背景,于竹畫中融入山水畫的筆墨意境,使整個畫面高古雅潔、濃淡相宜。葉隨風動、山石有情,讓人生出“舉頭忽看不似畫,側耳傾聽疑有聲”的美妙感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