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進社區 深挖鄉愁文化

2017-12-18 09:17:0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12月16日,上博將一場高水準的講座開進黃浦濱江的五里橋社區,凜冽的寒風沒能阻攔聽眾熱情的腳步,場館內座無虛席。不同於去上博的嚴肅,到社區聆聽的感受更加親切,而這只是上博進社區大刀闊斧改革的初次試水,未來還要結合不同社區做個性化項目,如銀發文化之旅、社區博物親子活動,教市民從自行車、床單等物品的考古學角度講述家族史等。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圖説:上博將一場高水準的講座開進五里橋社區本報記者 姜燕攝

  一小時名額搶光

  借山西壁畫在上博展出的熱度,上博請本館和山西省博物院、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一流博物館和高校的專家學者在滬開辦系列壁畫講座,除小部分在上海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辦外,大部分都“落戶”五里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影劇院。一流的文化資源零距離、零條件進社區,五里橋街道居民福氣不淺。

  昨天到場的上博教育部主任陳曾路坦誠地説,上博6月開始大修,一期工程將持續到2018年底,轉移陣地有暫時外借場地的客觀原因,但更多的是主觀因素,“其實可以找的地方挺多的,但最終我們選擇了進社區。”他説,上博做社區活動有超過20年曆史,但近年來一直在思考轉變,如何讓一流的博物館資源更好地服務社區,這次是個很好的契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7

圖説:博物·上海海報 本報記者 姜燕攝

  近水樓臺先得月,五里橋這次獲得了30%的定向名額。五里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主任張煒瑋説:“報名踴躍!一個多小時內名額全部搶光,還有人打電話或上門來問能不能再約,有的還想先拿到後幾場的票。”

  銀發族追夢可期

  上博進社區改革有一攬子計劃。一直以來,陳曾路思考的是,社區更是博物館服務的“前線”。“一來博物館無法容納大量的觀眾,二來有些觀眾如老人和殘障人士,到館參觀也有實際困難,而上海歷史文脈方面的展覽,在社區展出的效果會更好。”

  對銀發族,陳曾路有獨到的觀察。“上海的銀發族對文化産品有很強的需求,一方面大部分人的經濟狀況還不錯,子女也不需要太操心,時間充裕,不少人有強烈的自我實現的願望。同時,豐富的人生閱歷也讓他們對文化作品的理解力更強。”

  現在的矛盾是針對銀發族的一流文化産品缺乏。“很多機構很困惑,認為銀發族的活動不是養生就是聽戲。”陳曾路説,上博作為頂尖的文化機構,有義務做一些有社會影響力、引領性的活動,慢慢地讓它變成一種社會氛圍。陳曾路舉例説,如可與江浙博物館聯動,招募銀發族去蘇州或南京觀展,雖然在上博同樣可以招募,但通過社區更有針對性。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8

圖説:很多老年人來到活動現場 本報記者 姜燕攝

  他的觀點在張煒瑋那裏得到印證。她説,社區舉辦文化導賞項目時,很多老年人邊聽邊做記錄。社區開辦了70門課程,很多老人早上6點半就來排隊報名。“老人學習熱情高漲,説明社會進步,他們生活無憂,才會去追尋年青時無法實現的夢想。”

  對殘障人士,上博教育部也有設計獨到的項目。陳曾路介紹,已有兩個針對殘障人士的項目立項,明年初即推出。“現在90%的展覽是靠視覺,屆時將通過看、聽、聞、觸等多種感知途徑,幫助殘障人士‘觀’展。”

  留得住社區“鄉愁”

  從以往的經驗中,張煒瑋敏銳地感覺到,與上博的“聯姻”將大大提升社區居民對本地區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去年我們做過一次五里橋工業文明展,其中有一項微旅遊活動,消息上線後2個小時,報名人數多達幾千人。有人説‘我父母當年就在五里橋一家工廠,這裡有我大把的童年時光。希望這樣的活動你們多辦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圖説:上博講座進社區 本報記者 姜燕攝

  “這是鄉愁的共鳴,尋根的渴求。”張煒煒説,社區無力將鄉愁文化挖掘得這麼深,上博平臺的落地讓這個夢想變得觸手可及。陳曾路説,上博有些資源與社區息息相關。如“五里橋”由明朝嘉靖年間上海士紳顧從禮出資修築,這也是五里橋地名的由來,而他墓葬的發掘及文物的保存均歸屬上博,提供這樣的展覽可謂眾望所歸。

  上博也一直在往同一個方向努力。今年暑假,上博啟動了“哈有勁——行走上海”親子活動,開闢徐家匯、靜安寺、武康路等多條線路,由專業人士為孩子們講述每一個區域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2014年,上博還曾經出版過一本《上海市民考古手冊》,到自行車、床單等家庭物品的考古學分析。“每個家庭都可以有個博物館的概念,用二三十件物品講清楚一個家庭史,下一代對家庭、家族和故鄉的認同感是不是自然而然會增強?!”

  “再如,社區展展品説明如果由專家指點,居民親自書寫,是不是更有溫度?!”陳曾路對與社區合作的未來充滿信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