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位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復旦行敞開心扉———國際科研合作莫過度強調誰主導
“獲得諾貝爾獎,對你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怎樣的改變?”“突然之間,每個人都認為我們啥都知道。”昨天舉行的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第三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上,獲得1985年諾貝爾獎的德國專家克裏青教授回答。與會的三位“新鮮出爐”的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不約而同哈哈大笑。基普·索恩教授説:“我想最顯著的是,發給我的電子郵件多了好多。”巴裏·巴裏什教授説:“似乎我們的意見,特別是關於科學方面的意見,變得非常重要。”雷納·韋斯教授插入一句,“事實上,我們並沒有比之前更聰明啊!當然能把自己的科學理念與更多人交流,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關於中國科研、青少年培養、諾貝爾獎,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新得主很有話説。
希望與中國加強合作
對於中國的科研創新,有何建議?雷納教授直接將話題帶入引力波研究。“我一直在思考,下一代,也就是第三代引力波探測器建設應在醞釀中。”他説,與第二代不同的是,這個領域的研究,應該從天文學視野,進一步擴展到宇宙學。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演進,我們應該追索宇宙初起時的可以作為觀察點的那些黑洞,探尋它們是如何起源、演進的。目前對第三代探測器的考量,歐洲醞釀在地下鋪設擁有十公里長探測臂的全新大科學裝置,而美國的考量是在地上鋪設40公里長探測臂的大科學裝置。雷納希望中國在這一層級的研究中能參與進來並慎重考量方案。
巴裏教授曾與中國不少研究機構有交流。他提出:中國其實在許多科研領域有較強實力,但是參與國際合作的時候似乎過度強調“中國自己的東西”或“中國主導”。他坦言,如果在國際科技合作中能更專注科學目標,而非過度突出中國主導,可能反而能更好地投入到科研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借鑒日本和美國模式
如何才能有更多“諾貝爾”級別的研究?基普教授説:“諾貝爾獎級的研究是有風險的。”他説,日本近年來涌現許多高水準的科學研究項目及人才,源於一個“集中”的機制——一旦認為某位科學家能力強、方向很好,政府及相關機構就會投入很多資源,放手讓其做這個事。近年來物理學領域嶄露頭角的兩位日本科學家,一位發現了中微子是有品質的,一位驗證了中微子在自由運動時會發生變化,都是基於這一機制。
他還介紹,美國高能物理學界有個傳統——科學家決定科學儀器的方向。就是每十年學界都會做一個對於科學研究的總結和展望,每一位身在其中的科學家都會努力表達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研究的價值進行論述,競爭非常激烈,經過熱烈討論達成共識後,將在報告中寫下未來哪些方向是最重要的。報告成文後,還將由相近學科領域的權威專家進行共同評審。最終,這份報告將遞交給政府和資助研究的相關部門,後者據此給予資助。
雷納教授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參與科學家對於中小學生的科研啟蒙計劃,常為他們帶去自己的實驗器具,讓孩子們親手測量體驗。“我的經驗是,幼兒園就可以進行創新教育了,而六年級的孩子好奇心特別強,到了八九年級就不行了,十年級又開始‘懂事’了,求知欲特別強。”在他看來,創新教育甚至可以從幼兒園開始,而更多科研人員身體力行參與其中,將會産生更好的社會效果和輿論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