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還在為農民焚燒秸稈發愁?別擔心了,這裡的珍稀“蘑菇”能長在秸稈上
食用菌一般是長在腐木上的,可你見過“吃秸稈”的食用菌嗎?經過3年小規模試種,崇明將首次大規模種植長在秸稈上的食用菌——大球蓋菇,目前首批已上市,鮮貨價格每斤20多元。這不僅是農民增收的一條新渠道,也是秸稈“變廢為寶”、實現循環利用的一種新方式。
“看,這就是大球蓋菇,它長像非常可愛,而且味道還很鮮美!”日前,記者來到崇明建設鎮的林地菌業基地,只見稻草覆蓋的田地裏,全是胖乎乎的大球蓋菇,幾名工人正忙著采收。大球蓋菇“菇如其名”,像傘一樣的菌蓋碩大,如同蒲扇,菌柄粗似成年人小臂。林地菌業基地負責人王有濤告訴記者,這是基地近年來引進的新品種,“從2014年起,我們就在上海市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的全程指導和幫助下,開始小規模種植大球蓋菇,種植面積在三四畝左右,今年開始準備推開大規模種植,面積將有500多畝。”
大球蓋菇是一種珍稀食用菌,嫩滑鮮美,營養豐富,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十大菇類之一。大球蓋菇的菌渣是肥沃土壤最好的有機肥料,可以有效改良土壤。這種食用菌最大的特點,是“不吃腐木吃秸稈”:“按栽培所需的原材料分,食用菌可分為草腐菌和木腐菌,木腐菌栽培的主要原料為闊葉樹的木屑和棉籽殼,草腐菌所需栽培主要原料為作物秸稈以及禾木科秸稈。大球蓋菇就是一種草腐菌。”王有濤告訴記者,種植大球蓋菇的秸稈,可以是稻草、小麥稈、大麥稈、黑麥稈、亞麻稈、蘆葦稈等。大球蓋菇的生長不用加任何有機肥培養料,如果在秸稈中加入氮肥、磷肥或鉀肥,大球蓋菇的菌絲生長反而會變差。
目前,秸稈綜合利用是一項大課題,規模化種植大球蓋菇,將給秸稈綜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徑。據了解,大面積栽培大球蓋菇所需秸稈量極大,平均一平方米種植面積需秸稈50到70公斤,按500畝種植面積算,理論上可“消化”2萬畝水稻所産生的秸稈。“由於今年新稻秸稈此前尚未收儲,目前這批上市的大球蓋菇所用的是從奉賢購來的陳年秸稈。現在我們已經和幾個鎮取得聯繫,將以150元每草捆(400多公斤)的價格向農戶收購秸稈,用於大球蓋菇的大規模種植。”
圖片説明:農科院專家和建設鎮農技中心負責人一起研究大球蓋菇長勢。
世界範圍內,大球蓋菇的種植和食用非常普遍,可為何在上海本地市場上很少看到?主要是因為大球蓋菇的保鮮期非常短,這大幅增加了它的銷售成本。據了解,此前上海本地市場上的鮮大球蓋菇多為湖北等外省市空運而來。“我們大規模種植後,除了鮮售,主要途徑就是製作幹貨和鹽漬菌,增長它的保質期。”王有濤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