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姑娘滬上帶來“最古老T臺秀”

2017-12-19 09:57:16|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彝族姑娘帶來“最古老T臺秀”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9

絢麗多姿的彝族服飾在上海綻放光彩。何新聞攝

  “真沒想到,我能穿著彝繡走上上海大劇院的舞臺,更沒想到現場能聽見這麼多上海觀眾為我們的彝族原生態文化喝彩。”30歲出頭的哲泥荷波,在天籟般的梅葛歌聲中,身穿彝族俚頗支系傳統服飾,翩翩起舞。只要描述起自己花了半年時間繡成的這件衣裳,哲泥荷波就透著骨子裏的自信。可以説,彝繡已深入到每個楚雄彝族姑娘血液中,這是她們的生活必需品、情感夥伴和精神寄託。

  18日晚,由中共楚雄州委宣傳部、中共楊浦區委宣傳部主辦的“雲衣霓裳·炫彩彝風———七彩雲南楚雄彝族精品服飾上海展演活動”在上海大劇院盛大出演。作為雲南彝族服飾文化品牌“走出去”的新樂章,它為冬日的上海送上一份來自七彩雲南的濃情暖意。

  “服飾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

  演出在彝族歌舞《歡樂的節日》歡快的節奏中拉開帷幕,一幅幅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畫面,構成了一場瑰麗多姿、耳目一新的視覺盛宴。作為“七彩雲南2017民族賽裝文化節”系列活動收官之作的展演,本次演出通過彝族歌舞樂、服飾舞臺秀的方式,充分展示“綻放指尖的心靈花朵”———彝族刺繡的精美絕倫和“穿在身上的歷史文化”———彝族服飾的炫麗多姿。

  此次展演活動持續至明天,後兩場活動將分別在楊浦大劇院、上海理工大學禮堂舉行。活動期間除了精彩的表演,在每一個演出現場,主辦方還將組織楚雄州部分文化企業、民間繡女進行現場刺繡技藝展示、彝繡及服飾精品展示,讓觀眾“品味彝族歌舞、領略濃郁風情、欣賞精彩技藝、感受彝風彝韻”。

  “能説話的就會唱歌,能走路的就會跳舞,能拿針線的就會繡花。”哲泥荷波從小便和母親、外婆學習刺繡,七歲就能獨自完成一幅繡品,像她這樣離不開繡針的女性,在楚雄不計其數。對於彝族女孩而言,刺繡的動力除了只穿自己繡的衣服的習俗,還有參加被稱為“最古老的T臺秀”:當地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延續了1351年的正月十五賽裝節。那一天,四鄉八寨的彝族同胞聚集在一起,身著自己親手繡制的盛裝對歌跳腳、一展風姿,青年男女更是抓住機會談情説愛、其樂融融。

  “特有的傳統習俗,客觀上使彝族刺繡和服飾相生相伴得以傳承,並成為彝家人獨特的文化符號和記憶,刺繡真正成為了彝家人引以為傲的‘指尖的藝術,心靈的痕跡’。”楚雄州文産辦負責人周兵説,“服飾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就拿畢摩服來説,它隨著千百年家族傳承而來,上面的每一個符號、每一個圖案、每一個花紋都有著它內在的文化內涵。”

  走進上海,為産業化尋找方向

  目前,哲泥荷波在家鄉已經開辦了服飾公司。她坦言,如果彝繡只有彝族女孩穿,那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市場,只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才能帶給她更大的致富夢想。

  “在楚雄,我們主要從三方面努力。第一,從繡娘的培訓入手,守住根本;第二,政府引導産業化,資金傾斜,減免稅收;另外,在有關方面的努力下,楚雄師範學院等當地高校已經開展了有關繡樣、技法、設計、配飾等方面的研究,服務於産業發展。”周兵説。

  怎麼做?上海也在幫忙想辦法。去年11月,上海市黨政代表團到楚雄州等地考察了對口幫扶工作,把楚雄州列為上海市新增重點對口幫扶州市,這為楚雄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促進跨越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此次展演,正是旨在讓深藏于千里彝山之中的民族文化瑰寶煥發耀眼的時代風采,促進“彝繡入滬、繡娘脫貧”,帶動千家萬戶脫貧致富,實現彝鄉10萬繡娘和各族兒女的千年夢想。

  展演結束,楚雄彝繡收到一份厚禮。上海紡織集團負責人表示,楚雄人美藝術美服飾更美。早在1300多年前,她們在服裝的製作上,除了保暖遮體,還追求了美和時尚,如今,她們再次將傳統和時尚結合在一起。“我們邀請楚雄的彝族服裝走秀參加上海時裝周,我們特別歡迎!”

分享到: